分类: 影音评论 |
有关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很容易陷入"高大全"的创作窠臼中,不仅剧情展开会有诸多掣肘,而且影片的艺术性与感染力也会无形中被削弱。即将于8月1日上映的《古田军号》,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陈力执导,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主演,孙维民、李幼斌特别出演,无疑是这个建军节档期的一部重磅作品。
一直以来,很喜欢陈力导演的作品,身为女性创作者,又肩负军人的身份,得以让观众从她所执导的一系列影片中,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岁月的峥嵘,也能看到许多独特角度的探寻,与更细腻的情感思辨,比如她所执导过的作品《战争童谣》、《声震长空》、《谁主沉浮》、《湘江北去》、《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等,虽然都属于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却都可见创作者的个性手法与独到匠心,也让这些作品更多的走入到市场,走进人民群众的心中。
电影《古田军号》的故事顾名思义,讲述了在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节点——"古田会议"举行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在会议召开前的那段艰苦卓绝又紧张惊险的历史性阶段,更是让观者感受到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这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的重要时刻,也是对未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深远意义的思想性、战略性转折。因此,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以毛泽东和朱德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那段激情燃烧岁月中的不懈努力与使命必达。
《古田军号》有两大特别之处,非常值得一说:其一是故事的视角,影片是以当年见证了古田会议的小号手的回忆为叙事主线,由此让整部影片显得更加客观,而这一视角,也更易与事件发生九十年之后,身为观众的我们来共情;其二是故事的还原,在创作阶段,影片的主创经过了大量的史实考证与实地走访,包括直接采访到当年古田会议的亲历者,力求给历史事件以更真实的银幕呈现,这样的功课,也让影片的真实性显得尤其珍贵。反映在影片之中,真实而客观的故事,也让众多的革命伟人走下了"神坛",展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更平易近人的所思所行,影片的共情度与感染力,却变得更加强烈。
当然,电影是一门艺术,虽然《古田军号》力争对史实的还原,但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样突出。影片以"古田会议"为主体,也反映同步历史时期,全国的革命形势,无论是上海等城市根据地领导意义,还是诸如"三湾改编"这样的有效变通,无论是地下工作者的隐秘战线,还是反围剿战斗中的惨烈炮火,影片在视听语言上,如诗如画,又如泣如诉,在强大的制作保障上,保持了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而对于观众而言,跌宕起伏的剧情,惊心动魄的斗争,命悬一线的奋起,也让《古田军号》的可看性大大提高。这不仅是一部严肃的革命题材影片,也是一部娱乐性、思想性并重的有着商业气质的影片,主旋律同样能够很精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与毛泽东同志形影不离的小号手,和他关键时刻吹起的响亮的号声,不仅仅有其功能性价值,而且有很强的象征性意义,在这嘹亮的号声中,我们的革命事业,正是在"星火燎原"中不断壮大,在"春风吹又生"中茁壮成长。我们在既往的影视作品中,见证了太多革命领袖们挥斥方遒的高光时刻,而《古田军号》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平凡中的伟大,他们之所以是伟人,并非是天生就有着伟人的光环,而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始终坚持正立和真理,始终肩负责任与期望,才能一步步的踯躅走来,创建伟业。
朴实的剧情,伟大的精神,令《古田军号》对于当下的观众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如今的年轻观众来说,不忘历史,方能继往开来,这部影片的上映,是一次绝佳的与历史对话的机会,能够让我们了解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伟大革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与曲折,也由此会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是来自信仰层面的激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