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旁边的陌生人》贱行中的北京神经(图)

(2011-12-14 23:55: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音评论

北京是一座复杂的城市,复杂到,可以成为代表全国的缩影,除了各地的生态和文化;北京又是一座简单的城市,简单到,任谁都可以轻易用一个词描述它。

《旁边的陌生人》贱行中的北京神经(图)

满街践行“北京精神”意指何方?

最近,北京城区满大街都挂满了所谓践行“北京精神”的条幅。当然,我们习惯了看各种口号,各种条幅,多少年走来,也已经发现,呼吁的,喊口号的,大力提倡的,往往都是现实中所最缺少的。

这么说有点绕,简单一句话,其实,北京,恰恰是一个缺乏核心精神的城市。因为这里有五湖四海的三教九流,有大江南北的商贾平民,英雄与窃贼并存,爱国者和卖国贼同在!对建筑,是边拆边建,对人才,是边请边限。所以,在诸如购房、买车、入学、高考甚至婚育,都有着明显的本地外地差别的时候,战台烽宁愿相信街边的“北京精神”,至少尚未属于到占北京城总人数的35%左右的外地人。

 

“放眼望去,满目陌生人”的北京

无意挑起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骂战,看过太多,总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各方激愤都正常,但不能将政策导致的恶果发泄到另一群无辜的人头上,也不能把政策的倾斜作为炫耀的资本,根本就是找错了对象。

啰嗦了这么多,一是大街路过看到诸多招魂幡般红白旗有感,二是刚刚看过一个微电影伤怀。微电影是城市映像系列的北京篇《旁边的陌生人》,对于这座战台烽生存了十几年的城市,确实有着各种复杂的感情,城市太大,生活节奏太快,总能生活出和小县城不一样的感受来。

城市太大,撞见熟人几率极小,放眼望去,满目陌生人。生活节奏太快,每日为生计打拼,没时间处朋友、邻居等各种关系,个人社交功能的衰败,好一点的也将每个人的社交圈局限在极小的空间内,长此以往,除了孤独,并无二样。

一个人的冷漠,只是个例,整个社会的冷漠,却一定成为了“顽疾”,久久难愈。

 

《旁边的陌生人》救人还是自救?

片中情节有些离奇,却都在情理之中:职场青年王山,迫于各种压力,患上抑郁症,每天纠结于自杀方法的选择,期待一日完全解脱。不料在自杀计划尚未实施之时,偶遇一欲自杀少女,逐苦口婆心将其救下。而该少女,已经在楼顶站了2个小时,路人匆匆,无人伸出援手……

当一个绝望的女孩,遭遇一个冷漠的城市,这种死亡几率有多大?这个公式根本不用计算,因为当一个女孩站到了楼顶,打算轻生的时候,每一秒,都有可能是她生命截止的终点。但是,就这样宝贵的一秒钟,连着另一秒钟,流走啊流走,两个多小时之后,才等到了同病相怜的王山……

少女无法自救,王山也无法自愈,当两个绝望到底的人相遇之后,竟然让彼此都对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这是一个隐喻,告诉所有人,自救,才是逆境生存的唯一法宝。特别是在北京这个甚至都可以直接贴上“冷漠”标签的城市,爱的拥有,爱的传递,爱的互助,又将是多么有价值的一件事。虽然如今满大街都在呼吁“践行北京精神”,而对于众多蜗居一族来讲,践行实在难被接受,只能如苦行僧般贱行在这个城市!!

战台烽至今已经看了多部爱奇艺微电影《城市映像》系列,每部都另辟独径,发掘每个城市最接地气,却又最难在官媒中呈现的所谓“城事”,而其中与影片相关的隐喻,则需要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组数据分享:

1.每一年中国大陆有14万左右的人死于自杀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400人用各种手段结束生命

 

2.大约25%的女性和10%的男性

在一生中都曾陷入抑郁症的麻烦

有的人始终无法摆脱这个心魔的纠缠

但很多人通过适当调节度过了难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