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无厚之刃
(2014-07-27 15:50:08)
标签:
文化 |
手执无厚之刃
-简评陈建波的长篇小说《密谋》
沙黑
拜读了陈建波长篇小说新作《密谋》,我感到他手执着一把无厚之刃。
“以无厚入有间”是《庄子》形容善于解牛的“庖丁”的,陈建波作长篇小说,也就像是这样的一位“庖丁”,他善于选择关系最为复杂的题材,这关系有军事的、政治的、派系的、人情的等等,当然也就是社会的和历史的,他游刃其间,把这些关系的错综复杂与彼此纠葛十分细致地解剖在读者面前,既不胜眼花缭乱而又头绪清楚,达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因此,他被称为“计谋小说大师”。
这本《密谋》,选取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军政各方的一些人物,做为“接收大员”,驾临地方,又从而展开了各个派系间的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其中还涉及日军秘密部门以及汉奸余孽,而这时,做为一个大的背景是国共双方在政治上与战场上也开始了新的较量。小说中这场充满“密谋”的复杂斗争,虽然一直通到“委员长”及其“太子”,通到戴笠陈立夫陈果夫毛人凤等等上层人物,但主体故事的展开却是在一个叫做“吴尚”的不大的城市,其中主要的人物是市长、警察局长、军长以及投机商人,另外,也少不了几个浓艳的女人,她们或被迫地或主动地不免周旋于以上这些各色男人之间,并且在错综复杂的“密谋”之中也伸进她们的一腿,晃动着她们的倩影。
故而,陈建波的小说既有刀光剑影,又有脂粉香气,另外还有金银的叮当作响与商业阴谋,他用这些来吊足了读者的口味。我认为陈建波是很成熟了,他所作这样的八九部“计谋”长篇小说,打动于人心,畅销于书市。陈建波在这方面是前途无量的,他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一条文学创造之路,别人在这方面如果要超越他,就除非比他写的“密谋”还要错综复杂,刀光剑影更凌厉,脂粉香气更浓郁,金银之声更叮当,生活画面更丰富,历史意义更深刻。当然,想象起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这也将是陈建波未来的继续努力目标。文学创作是一场无声的竞赛,陈建波在“计谋小说”这一项上是创下了好记录的,以后的超越对于他自己与别人都不容易。
陈建波具有历史研究的才能,具有历史与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他能够洞察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人性的内涵与一切可能的演变洞若观火,这一切也正如庖丁,当其手操无厚以入于有间时,是目无全牛的,其实全牛无时无刻不是了然在其胸中,当陈建波手写此一情节时,无形的目光无不照应着全书的情节,因而全书写得天衣无缝、游刃有余,整体浑然,无懈可击。
虽然《密谋》这样的作品写的是如此不同寻常的内容,读来既毛骨竦然,有时也会有厌其烦,因为它属于人间的黑暗面,即使其中有着一点光明之意(比如那个想让自己洁身自好的市长),而这光明最终也被无情消灭了。作者书中写着这样的一片黑暗,刀剖其中,解示出来,那么光明何在呢?光明就在于这黑暗的消灭,就在于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正从北方的传来。书中那几个主动或被动地不得不投机钻营的窈窕女人,在所依附的国民党局长、市长、军长纷纷覆灭的情况之后,又将何去何从呢?这或许将是一些读者心中的一种思索吧?
我们愿小说家陈建波源源不断地创作下去,给我们更多的阅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