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在这里看看
(2008-12-19 18:44:16)
标签:
文化 |
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的评奖范围是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发表的文学作品,这三年恰恰是江苏长篇的丰收期,许多名家在这一时段发表了足以代表自己长篇水准的新作,而一些新人也以不俗的创作显示了自己在这一艺术上才能。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时段的许多长篇没有出现在本次长篇奖的申报名录中,如苏童的《碧奴》、叶兆言的《后羿》、庞余亮的《薄荷》、王大进的《虹》、韩东的《扎根》、鲁敏的《博情书》等。但从申报的35部看,也足以反映出这三年来江苏长篇的创作面貌。在评委们看来,许多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长篇的艺术形式上都有自己的艺术追求。雪静这几年的长篇创作业绩非常突出,《旗袍》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抓住了慰安妇这一特殊题材,再现了中华民族历史那不忍回顾的悲惨一页,作者将这一页镶嵌在现实之中,围绕慰安妇的遗址八角楼的拆迁,对现实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思考,作品汲取了传统小说的许多艺术元素,戏剧性强,具有相当的可读性。顾坚的《元红》先在网络上备受追捧,接着先后出版了通行本与全本,是一部现代文学传播成功运作的作品,可以称为“元红现象”,在江苏长篇创作中是很值得研究的个案。小说取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农村生活,追忆一代青年的成长历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风俗、人情、方言俚语和桃红柳绿的风景通过略带感伤的抒情语调讲述出来,别具风情。黎化的《江海祭》是作者十年一剑之作,出版后受到文学界的好评,作品不但对江海平原的抗战史作了逼真的再现,而且在叙事视角等诸多艺术手法上作了努力。李洁冰是近年来涌现的青年小说家,《青花灿烂》可能是她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将目光聚焦底层,以主人公青花作为视点,刻划了众多在城乡奔走、境遇不一、性格各异的人物,特别是对青花,作家可谓精雕细刻,她虽然命运多舛,但却自强不息,特别是她性格深处的善良、洁净,闪烁出灿烂的人性光辉。谢力原以散文见长,《下辈子要娶的女人》是一部都市题材的长篇,作品围绕几个知识分子展开叙术,对时下都市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特别是精神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作品叙事平实,从容不迫,语言干净雅致,似淡却浓,很见功力。袁亚鸣《复活的死者》是一部反映现实改革的作品,但作者一反此类题材的通常套路,另辟蹊径,借鉴传奇、魔幻、虚拟等风格与手法,打破了生与死、现实与幻象的界线,其艺术尝试值得肯定。陈建波的《暗杀》在这次申报的作品中也显得非常特别,它以悬疑小说的艺术风格挖掘出了一件扑朔迷离的历史奇案,又通过这一奇案,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多种政治力量角逐的场面,是一部将严肃题材与流行元素结合得比较成功的作品。此外,如邹雷的《城市中校》在军事题材上的拓展,顾前的《杯酒人生》对小人物的书写,王娟瑢的《勐力板之梦》对飞虎队的传奇再现,薛德华的《狐雕》对乡土历史的勘探等也都值得重视。
经过评委们认真慎重的阅读、讨论和最终的评选,推荐毕飞宇的《平原》、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和》、黄蓓佳的《所有的》、朱辉的《白驹》、储福金的《黑白》、周梅森的《我本英雄》等6部作品入选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毕飞宇的《平原》是一部以新颖的视角叙述20世界70年代中国农村经验与记忆的长篇小说,作品成功地刻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叙述了他们不同的命运,特别是主人公充满梦想与幻灭、挣扎与奋斗的独特心路历程具有相当的形象意义,既写出了现实与历史的荒谬,又刻划了人性与欲望的惨烈,而对于各种哲学问题的思考也动人心魄。小说不以复杂的情节取胜,而是充分发挥作者细节描写的特长,着意于诗化情怀的铺衍。小说叙事节奏明快,语言简约而有魅力,具有独到的艺术品质。
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和》以日常性的叙事风格,通过内敛的幽默,刻划了一个独特而感人的乡村赤脚医生形象。主人公万泉和因为丧失了一般世俗意义的聪明与精明,但却呈现出本色的善良、真诚与宽厚,小说以这样的视角使复杂的社会面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作品通过农村的医疗状况的描绘,对人、社会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进而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生存状况与制度文化进行了反思。
黄蓓佳的《所有的》则以江南小城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关于生命与爱情、背叛与选择、铭记与遗忘的故事。作品穿梭于回忆与现实之间,通过人物命运的展示,融入了社会与历史的深广内容,以细腻的笔触去探究人性的丰富与深厚,爱情的复杂与单纯,作品文字清丽,具有江南的水意与温润。
朱辉的《白驹》以抗日战争期间的苏北小镇为故事背景,通过一个普通生意人颠沛流离的故事和一匹马的传奇,将各种势力集结到一起。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作品,小说以全新的视角,不仅对战争各方的角力作了描绘,更对战争状态下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反映,是一部在同类小说中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小说叙事沉着干练,在民俗风情的描绘与方言运用等方面亦有尝试,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储福金的《黑白》是中国当代首部表现围棋文化的长篇小说,作家以主人公陶羊子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生动记叙了民国初年至抗战期间的棋人棋事,把棋道人生、社会生活、民族战争融入一炉,写出了棋枰内外复杂的人生况味。小说以黑白世界象征映射世俗社会的改与守、进与退、悲与喜、舍与得的辩证关系,在围棋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人生哲学的探索上达到了较高层次。小说叙事绵密,沉郁苍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周梅森的《我本英雄》以敏锐的眼光,对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理性的思索,刻划了方正刚、石亚南等一批政治家形象,既对其在追求GDP过程中的盲目决策和“政治原罪”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又对其政治品格升华的历程和自我道德救赎的复杂性进行了有创新性的揭示,显示了作者拷问现实、揭露矛盾的艺术勇气。小说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思想与艺术力量。
从这届紫金山文学奖申报作品以及笔者对这三年来江苏长篇的创作来看,确实令人振奋。作家们对现实的关注度加强了,对历史的反思更为严峻了,而文体与风格则更加多元,更加开放,随着网络、出版途径的拓展,江苏长篇的艺术平台也更为宽广。但在振奋的同时也不是没有欠缺感,比如全景式的厚重之作、精神上的震撼之作还是没有出现,而从艺术探索上讲,可能不少作家过多地注意到了流行与时尚,对真正的长篇的现代走向却未能潜心探索。当然,有欠缺并不是坏事,它提醒我们还拥有许多有待拓垦的艺术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