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销售见客户时机 |
分类: 公关营销 |
今天,北京下着不小的雨,秋风吹在身上有点寒冷,突然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我,也让我想起这个话题,作为一个销售,你想过没有什么时候见客户最好?
在这家软件公司,我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在海龙电子城的外场活动,尽管有巨大的遮阳伞挡住了不少雨滴,对前来看展示的顾客也有一定的不便,但当天下午的销售业绩特别好。要知道那个时候卖一个软件,给客户所谓的展示,就是拿着一个保鲜膜包装的软件盒,完全用语言的方式,将一个个产品销售出去。而我理解的业绩增长,是在小雨飘落的时候,我们的用热情和坚定,带来的回报。后来,活动总结的时候,时任市场部经理的王峰用“如果你们中有人愿意加入金山,我一定到楼下亲自迎接”的话来表示认可。现在王已经升任副总裁了,呵呵,倒也对这话想明白了,也不在乎了。在另外一家硬件公司,更是如此,需要持久的沟通,如一的服务。不管在巡展,还是进店面,都需要持久的热情,才能有收获——我有机会进入总部去进行市场数据的辅助工作。到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仅仅是一个市场参与者,并且是其产品之一,就已经创造了难以想像的市场数值——更别放大到一个环节众多的产业链,当然也必须放到更大的产业链上才能看全。后来,我从事了公关、互联网,却发现这种直面的沟通越来越少——打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似乎就够了;客户感受、用户体验是不是真的如我们坐在屏幕前想像的那么好?——事实是,我们已经不做销售了!
但,我们永远需要的是市场的反馈,市场数据,但现在太多的事情分散了我们对于销售的重视,以至于我们对于销售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扭曲——
销售,帮助我们赚钱,尽管很难,但是给他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总是能完成一部分的,当然这部分就是老板最愿意看到的。于是,销售队伍在膨胀,销售人员却像流水一样过快流动;他们来不及掌握和熟悉一个行业深度,就已经被业绩压得喘不过气,更别提用户反馈了……再于是,好的销售越来越难找,销售对于销售本身的思考时间,越来越少。我把今天冒出来的一个想法,作为标题,就是想表达一下:其实,下雨天,你去见客户,这个客户是你出差好久都没有见过的客户,打电话很多却都没有机会拜访,很有意向却总是阴差阳错地跑单……试试看,找一个下雨天,找个借口去见面拜访一下,总有意料之外的收获的。
--- 这里是伟大而和谐的分割线 ---
你可以点击我的其他文章: 1.公关是公关 广告是广告
你可以点击返回我的首页:杨叶青.道听胡说
或者查看我的另一个博客:Absolute杨叶青
前一篇:无耻新浪,凭什么植入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