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90后老杨
90后老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51
  • 关注人气:6,0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自己的路:小灵通的唯一出路

(2007-06-22 00:04:02)
标签:

小灵通

市场

突围

出路

时长

套餐

辐射

分类: 移动通信
最近,已经有一个、两个、三个……朋友跟我说,“最近电话打多了,有的时候头疼,自己说什么都不清楚”——这个电话,显然是指手机,而不是固定电话——更不是小灵通。
 
很显然,小灵通作为一个时代的标识,似乎正在走向历史的博物馆;在电信早早宣布停止投资小灵通之后,网通似乎也无心恋战,北京网通把小灵通、固话和ADSL捆绑的促销方案,也是看不到誓死一搏的勇气,看起来,网通正在把曾经在北京占据百万用户的市场,重新交回到移动和联通手中。
 
是不是小灵通的寿命真的就比固话还要短?——至少小灵通还有移动通话的优势。
 
是不是小灵通不能和3G共存?——3G是在多媒体、数据业务上强于小灵通,可是所有通信的基础仍然是语音业务。
 
是不是小灵通已经一无是处,连运营商都不想要它了?——小灵通的用户们可仍然在给运营商贡献着用户数和充值的话费,他们并不希望运营商不带他们玩。
 
事实上,小灵通要走的正是——坚定信念,走自己的路。
 
有些话重复多了就是真理,有些话听过了忘记了,回想起来就是炒作——但小灵通的低辐射不是炒作,而是网通电信的不炒作。相比于其他任何营销上的优势,这是小灵通最本质上的优势。加上,移动固话这一特点的优势——没有人愿意拿着手机在小区的花园躺椅上聊半个小时,手心发烫,耳朵嗡嗡作响。如果想继续,还需要看看电池是不是还有一格——实际上,只有小灵通可以做到,轻松的、乐观的、“可持续”式的聊天。我相信,任何经历过手机通话半个小时以上的用户,都会略有手汗得担心有关辐射的话题,而这样的用户,正随着手机单项时代的到来而日益增长。可以说,如果电信网通在这个方面做文章,其结果将不似炒作,而胜过炒作。
 
现实中,电信停止投资小灵通已经貌似缴枪,而网通的促销捆绑看起来更像是把固话、ADSL与小灵通一起打包,在市场上玩起了高山速降——对于市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通话分钟,以及所谓的精打细算节约每月xx.xx元——移动联通已经玩转了事业通、政务通、警务通等接听免费,本地通话动辄上千分钟的“特殊”卡号,而用户谁还受得了北京网通约定的固话加小灵通几百分钟,超时就要比原价贵的计费方式。
 
要在通话时长的数字上与移动联通PK,小灵通已经不占优势——但是小灵通可以发飙的唯一出路,也就是势将通话时长PK到底——那就是不限通话时长,只收取前15分钟费用的血拼方案
 
试想,国外已有运营商开始这样做——促销时间段内,只收取首次通话费用,尽管这是建立在首次通话费用偏高的市场基础上,但这样的促销方案仍不失借鉴意义,略微本土化一点的理解就是,用户拨打小灵通的最初15分钟是付费的,随后只要没有挂断,将不限时长通话。
 
这是多么振奋小灵通市场的信号!而运营商们不用太担忧的是——小灵通网络的通话网络已经利用率极低、加上稳定性仍欠火候却已经被已有小灵通用户接受的网络环境、加上并非有那么大比率的用户会恶意打爆网络——这相对包月小灵通已经是很缓和的冲击了,但是这对于小灵通市场确是巨大的兴奋剂。
 
低辐射宣传,加不限时长的促销方案——有理由相信,这是小灵通可以选择的、维持生命力的,也是搏杀的唯一出路。
 
---
 
回应此前《北京网通“亲情1+” 一加再加等于什么都没加》一文,把我对小灵通出路的不成熟的思考写下来,抛砖引玉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