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送光碟 那赵宝刚的良心就大大地坏了
(2008-09-09 16:23:43)
标签:
夜幕下的哈尔滨赵宝刚娱乐 |
分类: 我爱胡说 |
央视正在播出的剧集《夜幕下的哈尔滨》,或是剧集太精彩,或是那种情结太深刻,让许多人忽然又把今天和昨天联系在一起。看到《鞍山日报》一篇采访《夜幕》的主人公王一民(陆毅饰)的原型,原鞍山市长李维民的家人的一段采访,颇有感慨。
王一民是李维民当年在哈尔滨等地从事地下工作的化名,解放后当了新中国市长的他写了一本回忆录《地下烽火》,作家陈玙就是根据此书于1960年代写出了著名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而现在播出的赵宝刚导演版已经是第二次拍成电视剧了,但对观众仍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鞍山日报》的这篇采访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似近寒酸的王一民后人生活窘状,寒酸堪比电视剧中另一个寒酸的家庭柳絮飞一家;虽然李维民当年是一市之长,但1976年已逝世,现在李维民的儿子李晓滨一家仍住在鞍山市东风街的一幢老式民宅的顶层,一套父亲当年留下来的不足70平米的老宅里,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雷玲对李维民后人的生活只是用“生活看上去过于平淡,却很温馨”一笔带过,但在与我的网聊里,她说实际上“李维民的后代现在过得非常不好,一儿一女,一聋一哑,生活非常非常困难,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党报发表的正式报道里,也不允许对李维民后人的潦倒现场做太过直白的描述,雷玲还采访了李维民当年的地下工作老搭档孙景大老人,老人一提到李维民儿女的现状就哭了,他说孩子们太可怜,他退了,帮不了什么,有心无力了。
陈玙1960年代把李维民的革命回忆录改编成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当然是免费获得小说改编权的;1990年代陈玙以5万人民币向一家影视公司卖出了这部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权,几经曲折,赵宝刚得到改编权将它终于拍成一部长篇电视剧在央视被我们看到。《夜幕》共33集,按每集最低60万的制作费用,制片方投资了2000万左右。
雷玲了解到虽然《夜幕》有许多改编,李晓滨仍然可以通过剧集看到父亲当年的影子,所以全家不但每天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而且要每集录下来做永久珍藏,今年正是英雄李维民100岁诞辰,这部剧集对李晓滨全家格外有意义――有心的雷玲为此在采访之后给赵宝刚导演打过一个电话并发出一条短信:
赵导,《夜幕》热播,王一民原型李维民的后代生活在鞍山,但英雄的家人生活得并没有我们想像得好,但他们依然知足,善良,他们非常喜欢新《夜幕》,每天追看还录下来,他们的愿望是想得到一套原版《夜幕》的光碟,你愿意帮助他们吗?
短信发出后,赵宝刚导演一直没有回信。(他在干什么?是不是在数钱?)
当年出生入死的李维民和现在含辛茹苦的后代――这是历史的错落,谁都无法扭转,当中的主人公也已默然承受,只是希望收到短信或者看到报道之后赵宝刚可以给李晓滨全家送去一套原装正版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以慰他曾用镜头赞美过的当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