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國積極應對能源困局

(2012-01-17 22:16:39)
标签:

新能源

经济

杂谈

中國積極應對能源困局

MICHELLE PRICE

 

中國去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時,數據証實了很多頻繁遭遇斷電的中國人的猜想:中國的能源需求根本就是不可持續的。

 

如何保持一切正常運轉,是中國面臨的最大政策挑戰,但政府沒有逃避這個挑戰,而是全力正面應對。

 

中國經濟發展的高速度讓人暈眩,過去1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平均達到了10%。事實証明這種高增長相當耗費能源。據美國能源情報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數據,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的能源使用量翻了一倍多,到2035年,預計會比美國能源消費量還多出68%。但中國國內能源無法支撐這種需求。其石油天然氣儲備有限,70%左右的能量都依賴於污染最大的化石燃料煤炭。與此同時,中國正面臨國際上要求它減少碳排放的壓力。據美國能源情報署數據,這個一派紅火的亞洲經濟體釋放的二氧化碳比美國和加拿大的排放總量還多。

中國在2009年首次做出削減碳排放量的切實承諾。當時它承諾在2020年之前將碳強度(單位GDP碳排放量)從2005年基礎上削減40%45%

相互沖突的壓力構成了一個重大政策挑戰:中國必須獲得足夠的能源來支持強勁的增長、提高13億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時又必須滿足國際呼聲限制環境影響。

這是一個巨大而緊迫的挑戰,但中國政府也採取了強力應對措施。它推出了一個積極的計劃,內容包括削減能源強度,分散能源使用,以及成為清潔技術的世界領跑者。

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中國氣候與能源項目駐北京首席顧問沈岱波(Deborah Seligsohn)說,中國政府目前為止的努力留給了她深刻的印象。她說,他們對這件事非常認真,並很有創意地推出多個適合中國國情的項目;他們做了很多高質量的工作,但這不是說他們的工作就是完美的。

 

能源效率,也就是能源使用量與經濟產出的比率,是中國能源戰略的核心。中國將來能源和溫室氣體的預期削減量當中,有一半將通過它的能效計劃實現。這個計劃的重點是整頓、有時候直接關閉重工行業能效最低的企業。

沈岱波說,節能是中國政府最為關注的,也應該如此,這是以最低成本贏得重大勝利的機會,對日後影響重大。

2006年至2010年底的五年規劃期間,中國國內GDP能源強度降低了19.1%,僅略低於20%的目標,下一個五年規劃的能源強度目標是降低16%。然而沈岱波表示,這些最容易獲得的成績中國已經取得了,而下一階段針對一萬家中小型企業的減排任務將更多是統籌協調方面的挑戰。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海內外讓自己的能源來源多樣化。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統計,過去兩年中國石油企業加大了海外投資,在全球范圍內斥資逾476億美元(345億歐元)收購油氣資產。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智庫能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Research)負責人西蒙斯(Daniel Simmons)說,中國在世界各地積極尋找能源,足跡遍及非洲、亞太和美洲。

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最廣為人知,但據國際能源署統計,中國最近的投資熱潮中有三分之一投在了拉丁美洲。

這些投資能在多大程度上直接提高中國的能源安全目前不得而知。國際能源署表示,沒有証據表明中國政府迫使其國有石油企業將一定量的石油銷往中國。

但為與蘇丹等諸多政府建立聯系所做的投資和其它努力有助於確保中國的整體石油供應。

此外,中國政府正在國內開發一系列新的能源來源。它承諾將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增加非礦物燃料的比例,從目前的8.5%左右提高到2020年前的15%。中國政府希望借助一個雄心勃勃的核電站項目以及包括水力發電、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來實現這個目標。

世界資源研究所表示,中國在發展清潔能源方面已取得了進展,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居世界之首。此外,在探索碳捕獲和封存方面,中國也正在研究產業化規模的試點項目。

去年,中國政府出台計劃,擬在未來10年在清潔技術上投資7,380億美元。中國還從其他外國直接投資者和公共部門發展基金吸引了大量投資。

比如,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目前為多個尖端技術項目提供資金,其中包括首個太陽能發電產業化項目、農村沼氣廠開發和新型綠色建築設計。亞洲開發銀行東亞局能源處處長巴嘎瓦(Ashok Bhargava)說,我們的目標是幫助開發尚不成熟的清潔技術,我們喜歡投資於私營部門不太感興趣的領域。

不過,盡管做出了這些努力,中國的能源戰略仍有相當嚴重的缺點。據巴嘎瓦說,中國仍過多地強調供應方解決方案而不是從上至下、可實施的監管規定。

他說,這是無法持續的,我們將鼓勵政府出台更多的監管措施,包括征收資源稅,我們在這方面看到了令人鼓舞的進步。

很多觀察人士也質疑中國是否能夠在不影響經濟增長的情況下,解決能源問題。智庫能源研究所的西蒙斯說,沒有切實的証據顯示,中國願意犧牲GDP增長來減少碳排放。

不過,其他人說,中國政府逐漸形成了一種日益成熟的觀點,他們認識到經濟增長對中國意味著什麼,經濟增長也不再僅僅是大規模的重工業。

比如,沈岱波說,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實際上符合中國的長期增長計劃,我認為中國政府並不認為經濟增長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之間存在矛盾,當你更高效地利用能源時,你的投資回報會更高。

政府試圖將能源政策的其他元素融入到增長計劃中,並把清潔能源視為一個能夠獨立迅速增長的行業。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風力渦輪機生產國,也在力爭成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領跑者。

通過在政治和經濟上對能源政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中國已經開始為其他國家提供一個可以效仿的模式。

MICHELLE PRI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