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总是随着问题出现,且比问题多;答案永远都是简单的,躲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大公司病的情况就是这样的让人郁闷,而且似乎找不到头绪,但是究其本源还是无效层级多,有效人员少的缘故。会议多、决策多、执行少、检查少等问题正是无效层级过多,有效管理缺乏,思维定势严重,官僚机制僵化的大企业病弊端的生动体现。
决策和会议代替了管理,导致无效会议多,众多会议冗长而低能,导致会议时间长。会议室的高高在上,远离了现场和实际情况,决策执行脱节乏力,层级多而上下信息传导速率慢,效率低,效度和信度差,理解不一,信息反馈缓慢低效,优秀的高层临高决策,经过层层过滤,能量无法促及一线士兵,下层缺乏自主权,完全丧失能动性,领导高层热血沸腾但却鞭长莫及尾大不掉,望洋兴叹,前线将士沸腾热血却有劲儿使不上,层层汇报批准,贻误宝贵战机,难以同欲,动能相互抵消。
干部退出机制阻滞,人员流动机制停滞,总部建设落后,一把手队伍建设缺乏,现有人员缺乏高度和境界,对现有干部流动机制缺乏更加市场和创新的视野无法解决房子、家属,子女等问题,高层对于人才数据不清晰,领导层中出现对于科研人才比例降低的状况浑然不觉,而一旦发现震惊无比的现象。
同国资委的领导一起吃饭时,他们说中国核工业集团是中国最高端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可现实情况是咱们中国核工业的科技人才占全部人才的比例还远远达不到国际上同水平的最低30%的比例;中组部的领导说“你们应该是未来的世界一流集团啊”,可现实情况是我们真正具有企业思维的合格商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让记者都发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