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100销售人员简易资质模型访谈问卷

(2008-06-03 10:46:01)
标签:

财经

分类: 《钰HRM:组织绩效管理》

阳光100销售人员简易资质模型访谈问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项目

 

职务

 

直接上级

 

进入公司时间

 

 

1.        请简要谈谈您的家庭背景、学习成长经历(主要的亲属及父母的影响、朋友、邻居、所住小区,学习和工作变化的原因等)。

家庭背景:[wyj1] 

成长经历:[wyj2] 

基本结论:[wyj3] 

2.        您从事销售工作大约多长时间了,先后有哪些工作经历?[wyj4] 

从事销售时间:

公司:

具体工作:

基本结论:

3.        您能否简要描述下阳光[wyj5] 100销售人员的工作环境、个人心理状况及团队支持方面的情况。

物质层面:

精神层面:

团队融合:

组织关怀:

个人使命:

其他方面:

4.        在工作期间,[wyj6] 您所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哪三件事情是你最引以为豪的?在这些三件事情中,您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当时的场景下,您是具体如何反应的?

事件一名称:

主人翁角色:

具体行为表现:

 

事件二名称:

主人翁角色:

具体行为表现:

 

事件三名称:

主人翁角色:

具体行为表现:

5.        在公司工作期间[wyj7] ,据您亲身所见所闻,有没有您所知晓的最不成功的三个人?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何?列举在具体事上他们的行为表现?[wyj8] 

人物一及情况:

经历具体事件:

具体行为表现:

 

人物二及情况:

经历具体事件:

具体行为表现:

 

人物三及情况:

经历具体事件:

具体行为表现:

 

特质编码:

6.        您平时业余生活都喜欢做什么?您的这些爱好分别占用您的时间的比例是多少?您认为最近对您最有影响的书和杂志是什么?为什么?[wyj9] 

爱好:

比例:

阅读的书名:

原因:

7.        能请您简要的谈谈您的职业规划[wyj10] 吗?

 

8.        到现在为止,您认为您自己成功吗?您对成功如何看待?

 

 

 

 

9.        根据您的看法[wyj11] ,从组织绩效提升的角度看,能否列举一个您熟悉,也是您认为阳光100销售体系最合格的员工,简要介绍他或她的基本情况并简要陈述您认为他或她为什么最合格?

最称职员工:

基本情况:

典型事件:

原因分析:

特质编码:

10.    根据您的经历,如果让您来选拔阳光100的销售人员,您认为应该重点考察候选人的哪[wyj12] 些维度?

重点考察维度:

小结:

11.    对本次有关阳光100销售人员选拔标准的专项访谈,您有什么需要向我们说明和补充的吗?

需要说明的:

需要补充的:

小     结:

 


 [wyj1]家庭结构反映个人特质;家庭内外环境关注队目前工作有无关联(家族相关工作史)

 [wyj2]检验后天性个性塑造:个人成长有无相关工作资质史

 [wyj3]考察冰山下的部分特性。通过统计总结分析,一般最易得出分资质纬度,然后向上游总结归纳出主纬度,向下编写出具体问题。

 [wyj4]相关冰山上的部分。此外,如果没有详细的定义界定,将同第一题有重合。

 [wyj5]通过此题答案的比照,可以了解个人对于组织的认同和文化的切合性;其他方面目前不知道。

 [wyj6]相关案例条件调查不明,结果容易发散,调整不好,将会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本题考查个人的组织领导能力、沟通执行能力、创新和乐群等方面,属于案例提炼方面的问题,注意检验其真实性。

 [wyj7]本题很大胆,不过在很多企业的调查中谨慎使用,可能会给企业文化带来冲突,此外,行业内反馈此类题的实用性太差,除非被调查人非常信任调查者。

 [wyj8]属于360度调查中生发出来的调查思维,主要考察组织行为中个人认同和性为认同。

 [wyj9]考察其个人的思想境界、品味和经历体悟。很经典流行的问题。用老李的话讲是“查类看物,观群看人”出自典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wyj10]本题考查对未来的预测性,通过对于职业规划的了解可以考察目前职位对于个人来讲的阶段,可以找到优秀人员工作的动力和相应质资。还有对目前工作的理解和了解程度。从某方面可以放映出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

 [wyj11]考察组织认同和团队融合方面的,相关方面可以结合夏洛普问卷方面的知识。

 [wyj12]基本不考察被调查人任何东西,主要是“借力打力”,通过吸收这些一线经理们提出的更加结合实际操作的建议提炼出一些新的纬度(当然,免不了与理论重叠的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