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按方言读地名还能交流吗?

(2016-05-03 10:15:06)
标签:

郭志坚

六安

方言

普通话

分类: 随笔篇
     427日晚,在央视《新闻联播》一则报道中,主持人郭志坚将安徽“六安”读作“六(liù)安”。随后便有网友指出郭志坚的读法是错误的,“六安”应该读作“六(lù)安”。郭志坚之后通过个人微博附上了4张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照片。词典内容显示,“六”只有“liù”这唯一的一个读音。但又有网友指出,由国家民政部编辑、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六(lù)安”。

这是最近一起因为地名读音引发的争论。有人痛心疾首,说把六安读“六(liù)安”就是破坏传统文化,还有人说,这是说普通话想吃掉方言的一个例子,央视等现代媒体想凭借权势强吃民间文化。还有一些地方也存在类似问题,有人趁机给自己“正名”。

但是,都按方言读地名,真的能行得通吗?

中国汉语的方言众多,八大方言区下面还有数不清的次方言区,至于各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更是数不胜数。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仰赖文字,如果不是汉字的维系,华夏大地不知几国几邦。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读音,依着方言必然莫衷一是,所以都得遵循规范,古人是音韵,今人则是拼音,并且是归于普通话的发音。普通话是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人际交流、文化交流的增多,就是方言也在发生着变化。

各方言地区,无论你说方言还是普通话,地名大多按照方言去读,言者自然,听者顺耳,所言明确,交流起来没有问题,其实就是个约定俗成。但是现在不是封闭的社会,流动的人群再也不是单一方言区构成的,交流的社会中,普通话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实生活中,因为操方言说地名引起的误解,甚至造成在现实生活中,误购机票车票的事例并不罕见。

其实安徽还算是北方方言区,“六安”应该读作“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真真还是小儿科。按照反对用普通话读地名的逻辑,让央视播音员用吴方言区、闽南方言区、粤方言区播报方言地的地名,或者用各少数民族语言播当地地名,不但播音员做不到,就是做到了,你能听懂吗?推广普通话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而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于社会交际。汉字正音,新中国以来已经进行了几次,取消了一些多音字的多种读音,比如“六”“百”等,既然有规范,播音员按照规范读,何错之有?

前一阶段,宁泽涛的姓也曾引起过争议,到底是读四声还是二声,当然以规范为准。至于一个姓的读音、一个地名的普通话读音就是破坏文化传统云云,帽子也太大了些,自古以来,丢失了、变化了的东西何其多,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

归根结底,方言和普通话是两个系统。地名的方言读法是方言的一部分,要说普通话,还得按规范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