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网报道,近日郑州某小学一名小学生,因为对外国同桌小朋友说长大后当上×国主席就占领中国东部的言论很生气,和同桌发生激烈争吵。事后,该小学生被老师罚站、勒令写检查。
对此,孩子的家长表示很不理解,并向大河报新闻热线爆料。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引来争议。个别人理解和支持教师对小学生处罚,认为应该化解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之间的矛盾,不要和外国人形成对立;还有部分人认为童言无忌,没必要上升到外国孩子侮辱中国,中国孩子爱国反击的高度去评价孩子的行为,当然也没必要对孩子进行处罚;大部分人不认可教师的做法,认为教师应该对两位小朋友都要进行教育引导。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个事情?
首先,我觉得应该肯定孩子的爱国主义感情。我们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空洞的口号,爱国主义就是体现在具体的人和事上。也许外国孩子在说长大后要占领中国的确只是“童言无忌”,没什么大不了,但这样说毕竟是错误的。正因为孩子分不清是非,才需要教师进行教育引导。小学生对外国同桌的说法表示愤怒,本身并没有错。而报道中说,教师这样教育小学生:“你们还是小孩,应该好好学习,如果你学习比她好,再来管这个事。”然后让孩子站到办公室外面反思10分钟。果真如此的话,这位老师的做法确实不妥。学习好不好和反击错误言论没有任何关系,难道学习没对方好久没资格指出他人的错误?况且是针对涉及国家尊严的错误言论?
其次,要搞清楚小学生对同桌反击的方式是不是妥当。报道中对此没有过多着墨,不过吵架无好话,只要孩子之间还没有发展到动手的地步,恐怕说不上有多过分。况且,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小学生对同桌的言论表达不满后,对方能够知错改错,也就不会继续争吵。当然,孩子处理这一类问题,也不一定就会像我们成年人所设想的那样符合逻辑,但从报道看,那位外国小朋友直到第二天才道歉,说明当时并没有认识到错误。既然如此,教师在对双方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就不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实事求是,帮助孩子认清是非。
还有,就是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究竟应该怎样和外国人相处?其实郑州这位教师的做法一点也不奇怪,可能许多中国的教师都会这样处理。半殖民地的时代太远了,就不说了。就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一直受到“外事无小事”的教育,对待外国人从来是高看一眼。即如现在开放程度如此之高,中外交流如此之广,也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有的海关,中国人和外国人通关通道是分开的,中国人通道挤得水泄不通,外国人通道稀稀拉拉;外国人被盗一辆自行车,公安局三天破案,中国人丢了更值钱的东西,也没谁当回事。要摆出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权,我想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要说,在此就不列举。总之,我们和外国人相处,远未做到自尊、平等。即如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小纠纷,本来不是什么大事,谁是谁非也很清楚,就按照班级里面两个学生之间的普通纠纷来平等处理,指出各自的错误,得罪不了洋人,也影响不了国家之间的关系,大可不必对中国孩子更严厉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