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家历法成“非遗”,“风水”就科学了?

(2009-06-25 00:07:20)
标签:

非遗

风水

土家族历法

杂谈

分类: 随笔篇
据长江日报报道,土家族历法民俗“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最近成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包含有“风水学”、“奇门遁甲八卦”及“阴阳五行学说”等内容的项目申遗成功,引起人们关注。
    据此,一些人颇为振奋,认为此举意味着,过去一直被认为具有迷信色彩的“风水学”等也将成为受政府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甚至有人把这事儿当作“风水学”是科学的论据。
     但我认为,“风水先生”们高兴得有些太早了。
     首先,土家族历法民俗并不等于“风水学”。据介绍,巴东土家族历法是当地先民在古代巴人物候历法、汉民族夏历(即阴历)和当地土 著人经验积累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记时系统,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农学、生物学、医药学等相关知识,世世代代 的土家族人应用这些知识指导举凡春种秋收、红白喜事、修造动土、新居乔迁,祭祖上坟、庆典开业、出行择期等日常事务。因此,土家族历法民俗是范围很广,内容很多,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带有“风水”色彩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土家族民间历法成“非遗”,并非“风水学”成了受政府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其次,民俗和“非遗”不等于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文化,文化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科学。譬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民俗,包含了许多民间传说,携带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很难说是科学(制作鞭炮很讲科学,但与春节放炮的民俗是两回事)。也许若干年后,咱们的子孙不愿意在春节燃放鞭炮,甚至不愿意过春节,春节或者春节放炮也成了“非遗”(但愿不会),那和科学也仍然不是一回事。土家族历法民俗也是这样,是当地土家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创造出的一套择吉宜忌的百科全书,具有科学与迷信交织、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
    再者,“风水”是不是科学要从其本身来看。有人说,“风水学”既然存在了千百年,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话没错,但存在的并不都是科学的。从“风水学”的起源看,倒也并非没有科学的成分。城镇村庄选在什么位置,房屋朝向哪里,盖成什么样子,最能够趋利避害,既取水方便又温暖干燥,既便于出行又居住舒适,等等,要用到地理学、建筑学、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但在古代,这些学科还不发达,没有成套的理论可以指导,人们对自然界的很多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解释,大约就产生了“风水”的概念,并用抽象出的“风水”理论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解释,所以“风水”中包含了不少生活经验的总结,暗含了不少科学的成分。问题是,后来的“风水”早已泛化、神化,更多地具有“天命论”的色彩,风水决定兴衰,风水决定命运,风水决定一切,这才是“风水学”的实质所在。如果“风水学”是科学,那么按照“风水学”的逻辑,当今世界的领袖们、富豪们、各类精英们,都应当是“风水大师”或者是他们的后代,那些不信“风水”的个人、地区、国家应该是贫穷愚昧落后的代名词。可惜现实不是这样。
    所以,土家族历法成“非遗”与“风水”是不是科学没有任何关系。

    琼瑶何时加入作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