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导不去开会为什么要跟群众作检讨?

(2008-10-20 19:05:13)
标签:

开会

检讨

杂谈

分类: 杂文篇

10月17日,奉节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重大项目暨乡镇“10+1”工程建设大会,会前数日,县委办公室与县政府办公室联名给80多个县级部门、30多个乡镇下发通知,要求“一把手”参加。会议当天,4家单位缺席,21家单位“一把手”用“替身”参会。随后,奉节县委办公室向各乡镇、县级部门发出通报,对缺席的25个部门“一把手”提出严肃批评,责令他们在电视上对全县群众作检讨。

这是最新的有关严肃会议纪律的新闻。

此前,《三秦都市报》8月9日也报道了类似新闻。因为让副职代替自己开了会,是安排廉政建设的会,铜川市印台区的4个局的局长出了名。据该区区委书记责令该区的报纸和电视台对无故替会的4个局的“一把手”和替会副局长进行了公开通报。同时明确要求,以后副职可以拒绝正职不按规定指派的替会任务。

这些整顿会风的举措不可谓不严,想必今后这些地方的会风将会大大改进,特别是一把手的参会率必然大大提高。

    为什么那么多的“一把手”不愿意开会?不愿意开会的又何止“一把手”?我以为,会议的组织者也有很大责任。整顿会风,首先应当整顿“会海”。如果屁大点事都要开会,会议组织得又不紧凑,东拉西扯,议而不决,还不够耽误工夫的,次数多了,谁愿意开会?“一把手”不躲会才怪。有些重要的会议,不过是领导显示自己的机会,逢会必讲提高认识,严密组织,狠抓落实云云,不开也知道个大概,何况会后多半还有文件可以参考。所以,会风不正,往往是上面的事情。经常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开有用的会,只要以工作为重,谁又能不愿意参加呢?

    开会是工作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开会不是目的,开会是手段,是方式,是为了安排工作,解决问题。有些会必须开,既要有具体内容,也要有规范的程序,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些会是为了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应该开,也可以开,但不一定讲究形式;有些会是宣传的形式,是公关的手段,该开还得开;还有的会,可开可不开,打个电话,或者走一趟也许就解决了,就不应该开。参加会议的人,应当视情况而定,只要能达到开会的目的就行了,未必非要“一把手”不可,更不应该随意扩大会议范围,把大量的人员消耗在陪会上。

    比开会更重要的是抓落实。只要能把会议精神带回去,能够把会议安排布置的工作不折不扣落实下去,谁参加了会议有什么关系?再说,单位领导都有分工,谁分管的工作,谁就去参加有关的会议,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所有的会议都要“一把手”亲自参加,工作多了一个环节不说,分工负责的原则也会削弱。同时,“一把手”必然身陷会海而不能自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参加会多了,处理其他事务的时间就必然少了。据说,有的单位“一把手”经常会同时接到几个会议通知,除非是孙悟空,可以拔几根毫毛来分身,否则是无法面面俱到的。

    其实,开会,尤其是上级领导组织的会,要求“一把手”必须参加,在某些时候恐怕另有深意。“一把手”出不出席是态度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马虎不得。所谓态度,一是对会议安排的工作重视不重视,二是对组织会议的领导尊重不尊重,关键在后者。所谓“政治”问题,“一把手”开谁的会,不开谁的会,一定要把握清楚。至于开会的时候是不是认真听,实际效果怎么样,那是次要的。让不开会的领导向群众作检讨,好像搞错了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