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花评选?没事找事!

(2008-05-31 19:02:20)
标签:

国花评选

牡丹

梅花

陈俊愉

中国

分类: 杂文篇

 

 

国花评选?没事找事!

 

博学的人们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国花。如日本以樱花为国花,荷兰以郁金香为国花,埃及以莲花为国花。人家都有,唯独我们没有,岂不羞煞人?所以,有识之士对我堂堂中华居然没有国花痛心疾首,有一年的“两会”,许多委员和代表提出议案和提案,非要填补这个空白不可。可惜,据说“牡丹派”和“梅花派”争得不亦乐乎,只差没有打起来,也就没了下文。

最近,有“梅花院士”之称的著名园林学家、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院士对《北京科技报》说:“国花评选已经错过很多机会了,2008年奥运会是赶不上了,但是,如果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中国还没有确定国花,那就太让中国人尴尬了!”(2008年5月30日《北京科技报》)

看来,评选国花涉及中国人的脸面和国际形象,而且颇有些紧迫。

如果没有院士或者委员、代表的焦急呼吁,我还真没有意识到没有国花有什么可以尴尬的。很惭愧,就是现在把院士们急成这样,我还是没有搞明白,没有国花,中国人为什么会尴尬?

国花是个什么东东?

“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这种花被称为国花。”这是《辞海》对国花的定义。

要国花干什么?

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国旗、国徽、国歌,那是现代国家必不可少的,对外交往的各个方面都要用,而且对于培养公民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宪法或者法律上规定了国旗、国徽、国歌,具有强制性。并且每个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国花则不然。国花并没有直接的用途,虽然从文化上讲,国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并没有强制性。世界上大约十几个国家的国花是玫瑰,除了荷兰,匈牙利、伊朗、新西兰也把郁金香定为本国国花。还有的国家国花不止一种。

—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习俗爱好。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对国花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一些国家由政府根据本国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大多数人民的意愿,把某种最美丽或与本国、本民族有特殊情感的植物定为国花,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大多数国家的国花是由约定俗成或者是由传说和民间故事演变所定的。

很多国家的国花与其特殊的观赏或经济价值相联系。如保加利亚玫瑰、荷兰的郁金香、希腊的油橄榄、芬兰和瑞典的铃兰。

有些国家的国花是从皇朝王室所用标记图案而来。如英国的红玫瑰、法国的百合花、阿富汗的小麦等。

从各国国花产生的历史看,国花其实发轫于小国,小国容易产生共同的花文化认同心理,然后才被各国认可。中国没有国花,但国内大部分城市却有市花,也是这个道理。

从国花产生的方式看,有法定的,但更多却是民间的约定俗成。在法律意义讲,中国没有国花,从民间认同看,中国其实是有多个国花的。

中国花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开始栽培牡丹,在唐代,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心理,被誉为万花之王。到了清朝,慈禧将牡丹正式定为国花。而在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1929年,梅花曾被国民政府确定为国花。

近年来,从某些有识之士倡议评选国花之后,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栀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芙蓉花等数十种之多。后来逐渐演变成四种主张。一部分人主张单一国花,其中又分为拥梅花和拥牡丹两派。而以陈俊愉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则提出了“一国两花”的构想,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另外,还有人主张“一国四花”,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还有人主张“一国五花”,以“一主四辅”五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怎么能够评选出法律意义上的国花呢?如果推选国花徒然造成社会争议,甚至造成政治纷争(有人就提出梅花是“中华民国”国花的问题),又有什么意义?推选出国花后,全国大一统起来?“罢黜百花,独尊国花”?各地的市花、省花、区花怎么办?

自古以来中国就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国花,只是到了近代,国花文化传入,晚清末期和民国时期,才开始尝试确定国花。中国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国花,并不妨碍几千年来花文化的发展,这有大量的诗画作品为证,也有独特的花文化心理,比如牡丹象征富贵,莲花象征高洁,梅花象征不屈……为证。国花法律化,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完全可以放任自流。如果对国花法律化有共识,但评无妨。如果没有共识,评选国花,纯粹没事找事!奉劝那些院士、委员和代表们,把精力放在更迫切的问题上。

 

(读《国花评选引发院士争议梅花派牡丹派针锋相对》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