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法制流动人口综治公安协作机制 |
“外警协管外口”“疗效”怎么样
“外警协管外口”?难道是外国警察协助管理外国人吗?非也。据报道,这是公安部倡导的一种新型警务协作模式,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出的一剂“新药方”,就是在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地域特点明显的地区,要积极试行“外警协管外口”的做法,即俗称的“老乡警察管老乡”。(据8月20日新华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加强治安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外警协管外来人口”就是各地不断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方式,积极创新警务协作机制的结果。据悉,由于浙江省诸暨市的外来人口中,来自贵州、江西的外来人口比较集中,该市公安机关与贵州遵义、江西永丰两县探索建立了“外警协管外来人口”的协作模式,由遵义、永丰两地派出民警到诸暨市协助开展本地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和服务,效果非常明显。此后,广东、湖南等地也陆续建立了类似的警务协作关系。
“外警协管外口”,有利于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在参与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中,与当地常住人口的差异尽管在不断缩小,但存在事实上的地域歧视和不平等也毋庸讳言。流动人口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面临的困难比当地人更大。“老乡警察”既是“老乡”,流动人员对他们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又是警察,比较熟悉法律政策,熟悉政府机关的工作情况。他们的到来,为流动人口与流入地管理部门架起了桥梁,疏通了渠道,可以为流动人口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比较便捷的服务。
“外警协管外口”,有利于社会治安管理。对来自同一地域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派出民警,由于语言、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相同,“老乡民警”对流动人员的基本情况也相对熟悉,法治教育、人员管理、防范宣传等各方面比之当地公安机关,有着天然的优势。并且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起非常密切的联系,对于保护流动人口的人身财产安全,预防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可以既是有效地发挥作用。
“外警协管外口”,对公安机关互相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流动人员有来就有回,具有双进双出的特点,所以,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社会治安是密切相关的。两地公安机关建立密切协作的关系,对双方建立共同打击犯罪,维护好各自地区的治安都有好处。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一般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实行“外警协管外口”,必然会加强公安机关之间的配合与交流,密切工作联系,拓宽工作思路,打开一道双向学习的大门,有利于提高公安工作水平。
当然,在建立“外警协管外口”的过程中,会遇见许多具体的问题,比如“外警”的的待遇,具体职责权限,与流入地公安机关的协作内容等等。但是,好事多磨,只要认准目标,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共同努力,这项新的机制一定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不过,药方好不好,还要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