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又到了,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动物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炉了,现在大家一起鼓掌,欢迎它们出场。

勤劳的牛
勤劳指数:★★★★★★★★★★★
获奖理由:
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牛为了人类的农业,交通事业,付出了自己一生的精力,最终得到的就是“牛奶”,“牛板筋”,“牛排”“酱牛肉”之类的美称,但是牛从无怨言。
牛是很有力气很勤劳对人很忠实的动物,除了“发牛脾气”、“钻牛角尖”之外,恐怕我们很难找出牛还有什么缺点。
牛每天很早起来帮主人耕地,勤勤恳恳的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在地里辛勤地劳动着。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它不叫累。大雨不断地下着,它不叫苦,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份内的工作。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见对于人类来说,牛是多么可爱,多么伟大的动物!!

勤劳的蜜蜂
勤劳指数:★★★★★★★★★☆
获奖理由:每天忙忙碌碌,将花蜜采集,传播花粉,从春到秋都是这样,直到死亡。
工蜂从出生后第21天起开始采蜜。这是工蜂所从事的最后一项职业。我们可以看到,从春到秋都是工蜂在花间翩翩起舞采蜜,直到死亡:不是在蜘蛛网上丧命,就是成为鸟类的口中食。在勤劳的一生中,工蜂每飞行1000米要消耗0.5毫克蜂蜜,它们在飞离蜂巢前就作了储备。每只工蜂—生中只光顾一种花,而且只带回一种收获:花蜜、花粉、蜂胶或水。水是蜂巢所必需的,用来稀释蜂蜜。也用来蒸发以降低蜂巢温度。另外幼虫也要喝许多水。
吮吸花蜜
花蜜是一种甜蜜蜜的溶液,含有矿物质和芳香物质。花蜜是花朵的蜜腺分泌的蜜蜂钻进花朵采蜜,使用6.5毫米长的吻管吮吸花蜜,吻管的末端是一片小巧的舌头(长2毫米)。蜜蜂把吸取的花蜜储存在嗉橐里,嗉囊能容纳75毫克宝贵的花蜜。以采苜蓿花蜜为例,为装满嗉囊,一只蜜蜂需要采集1000—1500枚花朵。蜜蜂还需添加返程时水解糖分的物质:这是酿蜜的开始。回巢后,采蜜工蜂便将收获品交给储藏工蜂。一只蜜蜂要往返2万—10万次方能采集到1000克的花蜜。
采集花粉
另有一批工蜂专门从事采集花粉的工作。花粉是雄蕊产生的成千上万的微小颗粒。从某种意义上说,花粉颗粒就是花朵的精子,是要撒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的,以保证物种繁殖花粉颗粒是幼蜂不可或缺的粮食。工蜂在采集花粉时用大颚撕裂雄蕊,再吐出离巢前装入嗦囊的蜂蜜混合形成小球状在飞行时,工蜂借助后足末端的栉将花粉球装入后足上端的花粉篮。它还使用6条足收集身上沾的花粉粒。工蜂以极快的速度做上面2个动作,人类的肉眼根本无法看清。满装的花粉篮就像是足端悬挂的小口袋,重达50毫克,与其自身体重(约83毫克)相比简直是巨大的重量。另有一些工蜂采撷蜂蜡。蜂蜡是自杨、柳树和栗树等树木的叶芽上覆盖的物质。蜂蜡与工蜂的唾液以及花粉混合。变成堵塞蜂巢裂缝、修理蜂房的涂料,也用作被杀死的入侵者的防腐剂

勤劳的蚂蚁
勤劳指数:★★★★★★★★☆☆
获奖理由:它们的一生都在辛苦地劳动,要不停的觅食、保卫家园、照顾蚁后产下的卵和弟弟妹妹们,就连蚁后的生活起居都要照顾好。
蚂蚁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蚁科的动物。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一般体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有翅或无翅。
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在它的家族中有明确的等级制度。最高级的也就是家族中的领导者—蚁后。蚁后是一只生殖能力很强的雌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它的一生什么也不干,只负责产卵,让这个家族延续下去。而和它交配的就是雄蚁,一种有翅膀的蚂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它的命运也不济,大多和蚁后交配后就死去了。而在蚁穴中最辛勤、最勇敢的就数工蚁了。工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它们的一生都在辛苦地劳动,要不停的觅食、保卫家园、照顾蚁后产下的卵和弟弟妹妹们,就连蚁后的生活起居都要照顾好,如果不把食物喂到蚁后的嘴边,蚁后就会饿死的。
蚂蚁不但要自己出去觅食,有时还会饲养自己的“奶牛”,办有自己的畜牧厂。蚂蚁饲养的“奶牛”是蚜虫。蚜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工蚁把成群的蚜虫豢养在蚁穴中,每天晚上都把这些“奶牛”驱赶到植物枝叶上,为了安全起见,每次“放牧”之前,工蚁总是先爬到树枝上把甲虫、草蛉之类的昆虫赶走,好让蚜虫安枕无忧地吃食。蚂蚁之所以饲养这些蚜虫,是因为蚜虫吸食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可以产生带有甜味的粪便棗蜜露。当蚂蚁“挤奶”时,只要有触角轻轻的敲打蚜虫的腹部,蚜虫就可以分泌出蜜露。工蚁吸食后,回到巢穴内吐出,由专门储藏蜜露的工蚁储藏起来备用。看来蚂蚁们还是相当聪明的,很会过日子的呢!
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在巢穴和食源之间开辟道路的哪?原来在蚂蚁的腹部末端有一些开放的腺体,能分泌一种叫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蚂蚁在外出觅食时,总是在一段路就把一小滴信息素留在路上。这样,不管走多远路都不会迷路的。外出觅食的工蚁,一旦找到美味的食物,便沿着原路回来召唤其他的蚂蚁前来搬运,沿着这条路来回搬运食物的蚂蚁多了,信息素也就越来越多,气味也越来越浓,渐渐的便行成了一条宽达几厘米的气味走廊。如果有人在这条道路上用新鲜的泥土把它覆盖上,蚂蚁们就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由于不同的信息素有不同的气味而不同的气味又表示不同的意思,所以蚂蚁能够利用气味辨认谁是同族,谁是异族,这一点很得要,因为如果误入异族巢穴并被发觉,它就很难逃脱“粉身碎骨”的厄运。
大千世界中所有的动物都有一套很特殊的生活方式,它们以其特有的方式生存着,延续着自己的种族。在这到处充满危险的世界中努力而顽强的生存着,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它们,让它们在自己的家园中美好的生活下去。

勤劳的水獭
勤劳指数:★★★★★★★☆☆☆
获奖原因:
勤劳而且乐于挑战自然,小小的身体可以衔着树枝搭起拦河水坝,还是水中的矫健猎手。
水獭是人们久闻其名的水陆“两栖动物”,它的大小同哈巴狗差不多,故有水漪之称。水獭的身体细长,超过半米,很像一只圆筒,头部短宽而前端略为平扁,四肢粗壮,但又显得十分短小,脚趾之间张有皮蹼,是适于划水的特备装置,肌肉强大有力的尾巴犹如一枝能校正航向的舵梢,可以起到控制游泳方向的作用。背面棕黑色或栗褐色,光泽耀眼,鲜艳华丽。
水獭行踪诡秘,喜欢栖居在陡峭的岸边、河岸浅滩,以及水草少和附近林木繁茂的河湖溪沼之中,过着隐蔽的穴居生活。人们常用“狡兔三窟”来形容兔子具有很高的防敌警惕性,然而,无独有偶的是水獭也有好几处住所,经常迁居,所以要想掏巢捕獭是极不容易的。水獭的水性娴熟,不但能快速灵活地游泳,还能通过小圆瓣把鼻孔和耳朵紧闭起来,不动声色地贴身水面之下,作长距离潜泳,据说可以一口气潜游6~8分钟,然后将鼻孔伸出水面换气。它是水中的矫健猎手,凡被水獭一眼瞅见的鱼、蛙、虾都难以逃脱厄运,最终必定丧生獭口。水獭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水里捕食和生活的,只有当它饿得发慌时才会离水到岸边去觅食老鼠和小鸟,甚至冒险潜入村舍去偷吃小鸡雏鸭。水獭在陆上行走时,肚皮紧贴地面,因肢体短小而爬动艰难,显得非常吃力,易被敌害追上。它的感觉非常敏锐,记忆力也挺强,从哪里下水就准确无误地由原地登陆上岸,循着爪痕足迹返回巢穴。
水獭每年繁殖两次。此獭怀孕期五十多天,一次产仔獭1~3只。仔獭的生长发育特别慢,通常要在出生后一个多月才睁开眼睛。母獭在哺乳期内,对孩子关怀备至,除了外出捕食外,几乎整天陪伴着子女。出生两个月后,幼獭开始练习游泳,初下水的小水獭显得极兴奋和激动,但又感到十分惊恐,生怕沉下水下,紧紧抓住双亲的尾巴,还顽皮地不断翻滚着。
水獭的毛皮珍贵美观,质轻而韧,底绒丰厚,保暖性强,由此制成的奢华皮帽、皮领、皮袖等,都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货。水獭肝入药,有补肝和止咳功能,主治虚劳、盗汗、咳嗽、夜盲等症,有一定疗效。由于过量铺猎,水獭已成罕见珍兽,现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海豚
勤劳指数:★★★★★★★☆☆☆
获奖原因:科学研究证明,与海狗、海獭、海豹等相比,海豚可称得上是最勤快、最机灵、最活泼的海洋动物。
科学研究证明,与海狗、海獭、海豹等相比,海豚可称得上是最勤快、最机灵、最活泼的海洋动物。
许多种类的海豚过著群栖的生活,而且待日都有例行的社会活动。夏威夷的陀螺海豚,以能跃出水面做快速的反轴旋转而著称。他们在白日的大好时光中,即是靠在岸边休息。
他们是在夜晚进食,因此直到下午近黄昏时才活跃起来,那时,一只只海豚开始跃出水面,水花四溅。苏醒的海豚愈来愈多,跃水的行动也愈来愈疯狂,好像在做点名似的等确定头数全到齐了,它们就准备出发了。
海豚群很快地前前后后游动,好像在排队似的调整队伍,然后,随著一个不详的信号,它们全都转尾向大海进发。
黑海豚则相反,它们是在白日猎食。它们在夜晚是三五成群的靠近海岸,以时速约3哩(5公里)的速度缓慢游动,提防著它们主要的侵略者杀人鲸的入侵。在直径只10哩(16公里 )的海域内,可能栖息著多至400只的海豚。
但是它们於破晓出猎时,并不是集体出动,而是集成一小团一小团分批出猎,每一团多至二十个成各团列队成扇形出发,扫描著前方的海域寻找鱼群,偶尔,海豚会不费力地跃出水面,跃到20呎(6公尺)高,以侦察海鸟的纵迹,因为海鸟总是伴随著鱼群,也以鱼群为食。然后,海豚拱著背跃回队伍的排头,俐落的切入水中。
若是侦察出猎物的位置,海豚就吵吵嚷嚷的跳跃著,或是以侧边逆行,或是做肚皮击水动作海豚把鱼群围起来,并赶至水面上,它们的围堵像墙似的坚固。鱼群插翅难逃。
它们的跳跃喷溅,也引来其他的几团海豚。这是无意还是有意的合作行为,日前仍不知晓。进食完毕,海豚会表演惊人的空中跳跃,旋转身子并翻觔斗,这些动作如同召集令般使海豚群集合起来,一起返回近岸的海域过夜。
有些海豚会和其他种类的海豚聚合。热带深水海域的陀螺海豚会与斑纹海豚共栖。它们远离陆地,得时时警戒著海中的鲨鱼,在夜晚,陀螺海豚积极出腊,因此能注意到危险,白天,由斑纹海豚换班来做警戒工作,集合在一起的海豚理,可能多达一万只,集体游动时,在海中延伸几千哩长,蔚为壮观!
海脉并不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温顺,它们也很富政击性。有些种类的海豚会互相战斗以争取领导权,这时候,海豚会用牙齿互咬。从属关系建立后,统治者只需向属下龇牙裂嘴一番,属下就会乖乖的就范。
历经几百万年的演进,海豚具有几近完美的体型,适合在水下生活。

鸽子
勤劳指数:★★★★★★★☆☆☆
获奖原因:不辞辛劳,翻山越岭,超长距离的飞行,也要准确报信。更有甚者成为了世界著名功勋军鸽。
鸽是晚成鸟,与其他鸟类不同,幼鸽刚出壳时,眼睛不能睁开,体表羽毛,稀少,不能行走采食,需经亲鸽喂养30——4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活。
鸽食物以植物性食料为主无论是野鸽还是家鸽,均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要有玉米、麦子、豆类、谷物等,一般不吃虫子等肉食。鸽习惯吃生料,人工喂养也可适应熟食。在人工饲养场也可用颗粒混合饲料喂养。
鸽子的活动特点是白天活动,晚间归巢栖息。鸽子在白天活动十分活跃,频繁采食饮水。晚上则在棚巢内安静休息。但是经过训练的信鸽若在傍晚前未赶回栖息地,可在夜色中飞翔,甚至可在夜间飞行。
鸽子反应机敏,易受惊扰在日常生活中鸽子的警觉性较高,对周围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闪光、怪音、移动的物体、异常颜色等均可引起鸽群骚动和飞扑。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鸽群周围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夜间要注意防止鼠、蛇、猫、狗等侵扰,以免引起鸽群混乱,影响鸽群正常生活。
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鸽子记忆力很强,对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环境条件和呼叫信号均能形成一定的习惯,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
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鸽子帮助人们传递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当时的鸽子政策委员会曾经讨论过要训练它们以承担更大胆的任务。在二次大战期间,英国共使用了大约25万只信鸽传递信息,其中有32只获得英国动物最高荣誉――迪金勋章(Dickin Medal)。
此外,鸽子也曾用于空中监视。20世纪初期,巴伐利亚的鸽子舰队曾经携带着照相机在欧洲上空飞翔、拍摄即时照片。

企鹅
勤劳指数:★★★★★★★☆☆☆
获奖原因:它们夏季凌晨4点就去“上班”,直到夜里9点才“下班”。真可谓披星戴月,工作时间是澳大利亚人的两倍。
企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勤快的动物,夏季凌晨4点就去“上班”,直到夜里9点才“下班”。真可谓披星戴月,工作时间是澳大利亚人的两倍。
企鹅是海洋鸟类,虽然它们有时也在陆地、冰原和海冰上栖息。在企鹅的一生中,生活在海里和陆上的时间约各占一半。
企鹅不会飞,善游泳。在陆上行走时,行动笨拙,脚掌着地,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衡。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卧倒,舒展两翅,在冰雪上匍匐前进;有时还可在冰雪的悬崖、斜坡上,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迅速滑行。企鹅游泳的速度十分惊人,成体企鹅的游泳时速为20~30公里,比万吨巨轮的速度还要快,甚至可以超过速度最快的捕鲸船。企鹅跳水的本领可与世界跳水冠军相媲美,它能跳出水面2米多高,并能从冰山或冰上腾空而起,跃入水中,潜入水底。因此,企鹅称得起游泳健将,跳水和潜水能手。
企鹅以海洋浮游动物,主要是南极磷虾为食,有时也捕食一些腕族类、乌贼和小鱼。 企鹅的胃口不错,每只企鹅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主要是南极磷虾。因此,企鹅作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企鹅在南极捕食的磷虾约3317万吨,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的90%,相当于鲸捕食磷虾的一半。
企鹅的栖息地因种类和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异,帝企鹅喜欢在冰架和海冰上栖息;阿德利企鹅和金图企鹅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无冰区的露岩上生活;在亚南极的企鹅,大都喜欢在无冰区的岩石上栖息,并常用石块筑巢。
企鹅喜欢群栖,一群有几百只,几千只,上万只,最多者甚至达10~20多万只。在南极大陆的冰架上,或在南大洋的冰山和浮冰上,人们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聚集的盛况。 有时,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面朝一个方向,好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在等待和欢迎远方来客;有时它们排成距离、间隔相等的方队,如同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阵势十分整齐壮观。
企鹅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尽管企鹅的外表道貌岸然,显得有点高傲,甚至盛气凌人,但是,当人们靠近它们时,它们并不望人而逃,有时好像若无其事,有时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时又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卿卿喳喳。那种憨厚并带有几分傻劲的神态,真是惹人发笑,也许,它们很少见到人,是一种好奇的心理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