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不是也要将“孔子之流”反对到底?

(2007-03-06 00:21:43)
分类: 杂文篇

是不是也要将“孔子之流”反对到底?

 

本来,不想评论于丹现象,因为想说的话,许多网友都说过,不凑那个热闹也罢。可是今天看到北大清华等知名大学十名博士联名抵制于丹,甚至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新闻,大吃一惊。于是忍不住说几句吧。

看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认为,那是她个人的感悟,能够与大家分享,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对于具体词句的解释有疏漏或错误,一些人认真地整理出来,想必于丹女士也受益匪浅。

拜教育所赐,现在能够看懂古文的已经寥寥无几,能够静下心来钻研古籍的更是“稀有动物”。于丹老师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人们的目光再一次吸引到论语等国学经典上来,为普及传统文化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她虽然是教授,但她的心得不是学术专著,她唱的是通俗歌曲而不是美声歌曲,她做的是小吃而不是满汉全席,所以人们称她是学术超女而不是国学大师。其实,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上,高雅要有,通俗也要有,鲍鱼要有,红烧肉也要有。我们可以评论她的心得是不是全面,是不是深刻,是不是准确,但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至于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表言论的权利,有自己解读经典的权利,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那么他对经典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的心中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论语那么简约,思想那么博大精深,从于丹的角度解读有何不可?对诗经,孔子还说“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我们知道那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有那么多的爱情描写,有的十分大胆,与孔子的礼教相差甚远。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恐怕没几位学者能够赞同。其误读之甚,于丹难以望其项背。若论流毒,孔子奠定了封建礼教的基础,“毒害”了中国上千年,我们是不是也要将“孔子之流”反对到底呢?

于丹的解读确实有些契合当今的政治。可是,读书的感悟,本来就和现实有关。读史是为了什么?读哲学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还原历史,仅仅是把人家的思想搞懂?读死书,死读书,难道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吗?

你看不起于丹,人家浅薄,人家无知,可以,人家走人家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井水不犯河水嘛。你正确,你深刻,你也出书,用你的著作说话。普及与研究,为什么不能和谐相处?我不知道,这些知名大学教授在抵制于丹,反对“于丹之流”的时候,想没想过孔子提倡的“温良恭俭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