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篇 |
下一步该炸什么建筑了?
好几天没有上网。今天打开网页,五里河体育场惨遭“毒手”被爆破的消息,令我很久没有缓过劲来。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进入年初来,有一股扒楼房风盛行。元旦的鞭炮硝烟未尽,几声巨响却把人们炸得错愕不已。先是3日清晨广州“中国环保第一爆”;接着是6日晨杭州“西湖第一爆”,这座1993年才从争议声中建起来的西湖第一楼,在近千位市民的见证下,提前走完了一生;跟着是1月7日下午青岛“爆破楼层最高一爆”,为给青岛火车站改造让路,年仅15岁的铁道大厦轰然倒下,只留下全国爆破楼层最高的工程的记录。本次爆破拆除建筑物,不论是单体面积还是一次爆破面积都是世界之最,也是世界上首次超大规模的环保拆除爆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爆”。
也许,从技术层面讲,今年的确是我们爆破技术突飞猛进的跃进之年,建筑物炸得是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所有的记录都在不断刷新。如果有“炸楼奥运会”,我们绝对“傲视群雄”。可惜,世界之大,敢跟我们比赛炸楼的国家似乎还没有出现。
当然,炸楼总有炸楼的理由。如果是工程质量问题,违反规划的问题,应该炸,炸了之后还应该追究造楼者的责任。可是从现在报道的情况看,恐怕大部分还不是这样的问题。有的据说是建筑风格与周围不相配,有的炸楼之后要在这里规划成商业中心。
我原先质疑炸楼行为,还只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毕竟,建楼花费了国家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炸楼又花几十万几百万,虽说从帐面上未必亏损,但物未尽其用,却又重新消耗大量资源,从有效价值的角度看,楼房的“夭亡”实在是莫大的浪费。帐面资产的增加与实际资产的保有量哪一个更能体现价值?我不懂经济,可能说得不专业,表述也不清楚,但我知道,数字游戏和实际价值终究不是一回事。
但五里河体育场,因为承载了中国体育的风风雨雨,却让我想起另一个问题。据说在美国,几十年的建筑比比皆是,上百年的建筑就是文物了。曾经很不以为然,两百多年国家的历史与我泱泱五千年怎能相比?可是细想,我们的绝大多数城市,除了庙宇宫殿有些年头,要找超过百年的建筑,其实非常不容易。那么,我们的历史在哪里呢?只在枯燥的历史教材里吗?其他的楼房倒也罢了,五里河这样的地方,说炸也就炸了,还有什么不能炸呢?不禁要问,下一步该炸什么建筑了?
可是,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怎么会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