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红雪是如何发现燕南飞都看不到的杀机?

(2016-12-01 23:16:52)
标签:

杂谈

​作者:邓超明

傅红雪再次放过燕南飞,给他一年活下去的时间,让他去满足自己的心愿。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理由!要杀你,却又给你活一年的时间,这其实挺残酷的。更奇怪的是,燕南飞金杯引满,拥妓而歌,从江南跋涉千里,不过是赶到凤凰集送死的。这种死,多么庄严、残酷而又美丽。


毕竟那一架真打起来,燕南飞虽然是武林名人榜上的角色,据说还遇到了潜规则,被排在第一名,位置在傅红雪的前面,但他不敌傅红雪的可能性很大。傅红雪说:一年前此时此地,我就可以杀了你!多么自信。


1


故事讲到这里,我得插一句话,谁说不出名的刀、丑陋的刀,就玩不过高富帅白富美级别的蔷薇剑?傅燕二位就是答案。所以,各位还在奋斗中的吊丝同学们,我很愿意相信你们的逆袭能力!


傅红雪用的刀,并不名贵、并不起眼,刀鞘漆黑、刀柄漆黑,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实在算是一把丑陋的刀,但是傅红雪的人,比他的刀狠一万倍,这就够了。燕南飞呢?一把红得像早晨的太阳的剑,红得惊艳,据说凡遇见恶人,便会花魂绽放。虽然武器好看,但到了顶尖高手面前,也就那么回事。


傅红雪放过的人,谁也不能去杀掉,就算公子羽也不行。但是,背后隐藏了一支神秘的力量,总是想致燕南天于死地,当时很多人都给傅红雪说,操纵者是公子羽。(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阴谋,古龙作品的特色,一部书就是一个大阴谋,阴谋里再套阴谋。)


公子羽何许人?估计好多人不知道,他本人确实没有在古龙那里得到多少地位,名气也就不大。他的师傅是沈浪,影响力就不一般了。如果看过武林外传,应该对这个人物比较清楚。沈浪、小李飞刀与叶开,曾是垄断三十年的第一高手,还是妇孺皆知、人人竖大拇指的大侠。


很让人震惊的是,傅红雪确实放过了燕南飞,但是,他一直跟着不放,明着跟,想想看,一个大男人,被另一个厉害的男人跟着,这是种什么感觉?而且跟了很多天!连后来燕南飞到妓院里撩妹的时候,傅红雪居然站在窗外面的街上。


2


一个男人,为什么要跟着另外一个男人?不是傅红雪有病,而是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凡是不容易搞定的事情,他偏要摆平。他不杀的人,别人也不能杀。


他想解开一个疑团:燕南飞的心愿到底是什么?人都有好奇心,傅红雪也不例外,燕南飞这样一个有名的人物,宁死都不说,这埋的坑就太诱惑人了,傅红雪也没有跳得开。


一路上,至少发生了两次杀机,燕南飞当时没有发现,但傅红雪识别能力太强,不动声色,就把危机给化解了。第一起是燕南飞抢了一名骑士的马,千里选一的好马,他刚想飞身上马,刀光一闪,傅红雪已拔刀,刀一闪,又入鞘,如天边流星,带给人美和希望,连马都没有受惊。血从马鞍里流出来,马鞍被刀削成了两半,里面藏着四条毒蛇,也被刚才的刀光削断。居然马鞍里放了毒蛇,如果燕南飞骑上了这匹马,腿肯定是留不住了。


第二次是两个小孩在路上因为分糕点吵架,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你追我赶,然后就跑到了燕南飞的身后,调皮可爱,燕南飞想到了童年,同情心爆发,正准备抱他们俩。刀光又是一闪,从来不肯轻易出刀的傅红雪,又拔刀了,孩子手里的糕点被削落,里面光芒闪动,藏着五毒飞钉,原来是鬼外婆把这些孩子培养成了杀手。


3


这里要插一小段,鬼外婆把几个小孩训练成杀手,这让我想起了路上的一些乞讨者,有时候年龄非常小,这几年遇到的情况少了很多,以前倒是经常遇到,这些小孩背后,有不少都潜伏着鬼外婆的黑恶力量。


黑暗的夜,襁褓中的孩子,干枯瘦小的老婆婆夜半敲门地人“伤心的父母,可怜的孩子…。”他们用尽各种办法,骗走幼小的孩童,从小就让那些孩子学会仇恨和罪恶。何等悲惨的事情,人间这些鬼外婆,确实不应该放过。本来外婆是个多么美好的称呼。


4


傅红雪的眼光为什么如此有洞察力?这能力可以称得上惊天地泣鬼神!即使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当时的情况,根本就没有太多现象,依然没有逃过傅红雪的法眼。


这是有基础的,傅红雪给燕南飞的科普是,三百年来至少有五百三十八人死于暗杀,用七年时间算清楚,死的这些人大多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杀他们的人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杀这些人的刺客只有四百八十三个,刺客杀人的法子有些是相同的,一共用了两百二十七种法子,


说穿插了,就是善于搞经验总结,甚至还是大数据分析,分类评估,得出结论,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企业,发展事业,有这样的总结和洞察力,我觉得那是相当厉害的,即使成不了大事业,起码做出小而美的成就,完全能够!


5


傅红雪洞察杀机的这种本领,我想到了1万小时法则。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换句话说,就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对1万这个数字没必要太纠结,它只是一种观念,表示你在某个细分领域里付出足够的努力,是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柳比歇夫曾经有个研究,从1916年,也就是他26岁时,一直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开销,直到1972年去世,每天纯粹用于工作的时间大概在7、8个小时,56年算下来,大概是15万个小时,取得的成就如下:


发表著作约70部,涉及生物分类学、昆虫学、农业、哲学等方面;写过回忆录,追忆很多科学家;是大学教研室主任,经常到各地考察,去过许多农庄。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搜集了一万多只标本,其中部分做了器官切片。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总结了1万小时的例子,有海伦凯勒,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用几年时间练习发音,用手感知声音,每天用三个小时自学、用两小时默记所学知识、用一小时默写,并且每天坚持10个小时的学习,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再塑生命的人》《冲出黑暗》《石墙故事》等名著,成为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这样的例子很多,甚至引发了一些非常有科学基础的研究,比如1993年,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 • 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等,在心理学权威杂志《心理学评论》上发表文章称,人们在音乐以及象棋等领域的表现差异性,很大程度是由于他们在专业领域“刻意练习”的时间多少造成的。他们的研究来自于柏林音乐学院的多名优秀小提琴家。


1万小时法则,并不是定律,它给了很多普通人向上走的希望,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成为某个领域的精英,是可能的、是可行的。也有可能你没有到达终点,有很多原因,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前进的大方法与动力。


客观来看,如果能够在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投入1万小时的专注研究,我觉得再差你也是个专业人士了。


6


我们再来看一个定位,还有现在的数据化运营与营销,基本上就是傅红雪洞察杀机的套路。


定位之前,你必须进行一揽子分析与发现,比如行业、市场、竞争、消费者等,以前是做市场调查,发问卷,做样本访谈,现在不够了,得从多渠道获取可靠的信息,传统的手法要做,更需要各种网络渠道的数据,这个就像傅红雪做的那套暗杀总结。


然后你要发现市场上还缺少什么,消费者还需要什么、可能需要什么,然后建立一个你的概念,将自己与竞争者区别开来。如果做到像傅红雪那样细致,把暗杀的人数与方式等都搞清楚了,还如数家珍,那么,你想给自己或企业找准定位,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你比较轻松地发现,这个市场上还需要什么,你通过提供哪种产品和服务,就可以脱颖而出。


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虽然没有傅红雪那样有名,但他们创造并推广的这套定位分析方法,确实帮了很多人的大忙。


还是古龙说得好,巷中有高楼,楼上有花香,这花香,是蔷薇,也是明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