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爱国主义”是一个精心设置的局
(2010-11-14 23:18:29)
标签:
瓷器爱国主义富豪天价抢购流失文物英国花瓶杂谈 |
分类: 时评随笔杂谈诗歌 |
文/子夜的昙
11月11日,一对中年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的房间时发现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拍出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震惊英国媒体。英国媒体称天价购文物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这个花瓶在拍卖行的估价实际只有80-120英磅,但令人意外的是,竞拍者竟在30分钟之内,就让花瓶变成了天价,这些竞拍者都来自中国,最终得手的买主来自北京。(新闻来源http://news.sina.com.cn/c/2010-11-14/053621467373.shtml)
又是一次“爱国”的文物拍卖!我从来不会相信这些所谓的商人有多爱国,也曾经说过给做生意弄个爱国招牌的,不是流氓就是骗子。此次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物拍卖,疑点重重。
既然拍下这个瓷器是为爱国,哪个中国人拍回来都是一样,但为什么最后的竞价竟然都是在中国人之间进行?爱
国难道就是要让英国人和英国拍卖行多赚中国人的钱?本身只值多120万英磅,而且还全是中国人在竞拍,那给英国人120英磅把货拿回就好了,干嘛要送给他们相当于5亿人民币的5000多万英磅?这些商人如果真这么弱智,那我会很怀疑他们是怎么成为富豪的?
去年2月,福建“爱国商人”蔡铭超以1400万欧元的天价拍下了园明圆失落的两个兽首,竞价行为也是在3个中国人之间进行的。当时国家文物局专家就明确指出不可能值那个价,是拍卖公司佳士得“自己买走了,是假拍”。而国家文物局也明确回应“绝不会回购”,并呼吁海内外媒体不要炒作此事,“炒作的结果,是让那些利用中国老百姓爱国热情投机赚钱的商人获利”。后来媒体的调查也证明,蔡铭超就是一个文物托,他已不止一次在佳士得的拍卖行为中充当此种角色。
而此次拍卖的花瓶来历,也被人为引导猜测为属于园明圆丢失的文物。但就连英国网友对此行为也显得极为不解,他们评价那些花巨资从小偷那里买回原本属于自己东西的中国商人“很愚蠢”。
“瓷器爱国主义”并非新生事物,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绪海赚已不是一次两次。以兽首为例,本来在欧美文物市场只值1500欧元的兽首,因利用中国人回购文物的“爱国热情”,炒到了最高1400万欧元。2000年4月底和5月初,中国保利集团以774.5万港币拍得牛首,818.5万港币拍得猴首,1544.475万港币购回虎首;2003年9月,何鸿燊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2007年9月初,苏富比拍卖马首铜像,何鸿燊抢在拍卖会之前以6910万港币购得马首并捐赠给国家。2009年2月鼠首和兔首虽然在法国分别被拍到1400欧元,但最终以闹剧收场。
这只本身来历不明的花瓶,被人为引导为圆明园流失物品。可以猜测其目标就是回购,也有可能也是拍卖行为了炒高价格耍的假拍。不过国家文物局已多次明确表态,要以法律手段要回文物,绝不支持回购流失文物,并曾倡仪抵制流失文物的交易活动。同中国一样,希腊也是文物流失最多的国家,但希腊已通过法律途径讨回了众多流失文物。
只要中国人不买,那些想方设法想赚中国人“爱国”钱的家伙就不能得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