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语的成本

(2008-01-05 20:52:37)
标签:

真话

代价

杂谈

分类: 时评随笔杂谈诗歌
文/子夜的昙

 

小时有过这样的经历,无意中说了一句什么话,然后被同学抓着成了把柄,并时常威胁要告诉老师。为了不被揭发,就得忍受这个同学的“敲诈”,我的东西,但凡她看得上的,都得给,不给就甩我一句话:我要告诉老师去。只好“忍辱负重”。

 

成人以后,我的性格是凡是能够在台面上讲的,绝不私下发牢骚。这或许是汲取了童年的教训。与其让人抓住把柄,不如自己讲开了好。当然,这样的处事方法,在中国还肯定算是个异类。

 

中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征求意见”。但凡一个单位来了新领导,或者领导有什么改革有什么创新,都会向员工“征求意见”。但征求上去的意见,几乎都是褒扬和马屁,很难有什么真正的所谓“意见”,即便员工十分反感这个方案,在私下里牢骚满腹,但也很难在公开征求意见的时候听到他们的反对之声。这不能怪员工不能畅所欲言,这应该是他们长期总结出的生存之道。曾经亲自体验过一个貌似开明的领导对待“意见”的态度,当一个员工终于讲出了自己对方案的真实看法时,我听到这位领导说:这个人嘴真多,闹麻了。我由此明白,所谓的“征求意见”不过是为了听到更多肯定的意见罢了。

 

曾经很不明白这样的“征求意见”。既然不想听到不同的意见,那用得着劳神费力“征求”吗?直接执行不更省事?想必这样的“征求”,一是为了表示领导的“民主”,二是领导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很独断很专行。但真有那么一两个不懂事的提了啥意见,领导当然也是心头不满,对提意见的人印象不好甚至给人小鞋穿穿都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下头的人也练出了本事,自己是不敢提意见的,那敢提意见的,也不会招人待见。领导不喜欢所以自己也不喜欢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会觉得提意见的人比较自以为是,甚至觉得那是目中无人,连领导的意见也敢提。还有一种,是觉得我吃得盐比你吃得米还多,你这青头小子没吃过亏,乱提意见,就只有看你小子的笑话了。

 

王小波总结中国人的“台上不说,台下乱说”就很容易理解了。台面上本来是该讲真话的地方,但台面上你却从来不敢讲真话,也听不到真话。就如同那些个领导,天天在台上讲反腐败,但你不去腐败一下他,啥事都不会给你办。底下的人也是一样,真话在台面上是不敢讲的,讲了多半苦头吃尽,有啥意见也只敢在台下发发牢骚。最早待过的那个单位,领导公开征求意见,有人真上去“意见”了,那祸可就惹大了,那次的会有更大的领导参加,提意见的那个员工被看成摆明是同他的上级过不去,故意在上级的上级面前给自己上级的难堪。那员工不死不活在那单位窝了一年后,被迫离开。这件事直到如今,也被我妈当成教材对我随时提醒。

 

龙应台很不习惯大陆人的这种性格,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敢表达,也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那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龙先生受西方文明熏陶多些,她享受到的是真正的民主,没有谁是天生的奴才,后天的环境有太多的迫不得已。如果把龙先生自小就放在西部农村,她可能到死也弄不懂啥叫民主啥叫自由,啥叫争取自己的权益了。

 

中国人很多东西都无法享受,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比较喜欢计较成本。说真话的投入产出和代价几何?几相比较,做出的选择也就不容易让人“怒其不争”了。中国人不是不喜欢争取利益,恰恰相反,中国人太喜欢争取利益了,似乎全国人民都在一门心思地争取利益。但利益也有不同,争取了不容易得到反而会让自己失去已有利益的,不争取当然更好,离得越远越好更好。当什么时候,争取这个利益付出的代价或者说是成本降到了最低,中国人便自然会去争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