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算吓一跳;越忙收入其实越低!

(2007-10-10 02:22:22)
标签:

恐怖/怪谈

成都

薪水

改革

 

 最近很忙,是那种很累很累的感觉。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否就是沿海城市的人时常的状况,因为他们总是会批评成都人不求上进,生活太闲,只知道吃喝玩乐。

 

   很少做算术,但稍一算一下数,却会发现算术这种东西会带给你蛮可怕的东西。按理说,不管什么职业,越忙,就代表着越充实(我不知道是否准确,但似乎很多人的标准是这样的),也意味着收入越高。似乎在很多人看来,除了那些不需干活的亿万富翁,只有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穷得丁当响的人,才会那么闲,那么悠然。但我发现事实落到了我的头上,就远非这样。我无意间计算了一下,却绝望地发现,我这样每天至少工作十小时以上,忙得摸头不知脑,收入却远远低于我悠闲工作的日子,而且低得不少,大概少了三分之二。这个计算,还未加上我损失的生活质量、陪家人和孩子的时间。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典型的成都人,就是那种看似典型,但实际生存状况却难以让其他城市市民所理解和了解的那类人。这类人认真工作的同时,也认真享受生活。他们对工作的形式不太计较,会尽量把工作生活化,能够轻松地完成工作,就绝对不会选择严肃的方法。比如报社曾经有一个编委,他开会的地点,一般会是咖啡馆,他一天可以分别同几个部门的人开会,会议室就是从一个咖啡馆到另外一个咖啡馆,他从不会在一个咖啡馆把几个部门的会开完,一个部门选一个咖啡馆,这个部门开完了,那好,下一个部门的人早在另外一个咖啡馆候着他了。等他开会训话的人也很乐意在咖啡馆开会,虽然咖啡馆开会的内容与会议室是完全一样,效果也没有不同,但却不用呆在沉闷的、烟雾缭绕的会议室,而是一边享受,一边接受工作任务。会一开完,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也会增添几分享受感和满足感。

 

所以那位来自江苏的编委最爱考他的老乡:你知道成都什么场所的闲置率最高吗?人家肯定答不上,他就很得意地告诉人家:成都的会议室闲置率最高。这话不知道可以代表多少成都的单位,但成都人不爱呆在会议室古板地开会,倒是说的事实。成都的不少单位,会在开会之前,把员工拉到农家乐,开会后,钓鱼的钓鱼,打麻将的打麻将,拉家常的拉家常。分配的工作,你在限定时间完成就好了,不管你是穿着睡衣完成的,还是坐在马桶上完成的,不会管太多,能够把任务完成就行。至于谈生意,能够在会议室谈成的恐怕没几个,这些事情多数是在茶楼里完成。就是做记者,好多采访,也都是被采访对象约到茶楼完成的。所以,很多外地人只看到成都满街的茶楼,却不知道茶楼里有成都人多宽的天地。

 

成都人就信奉这个,不管做啥,都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

 

但我最近实在是太累了。报社改革,采编合一,编辑从象牙塔里给赶了出来,从记者采访开始介入,直至签版,以前是晚上七点上班到凌晨一点至两点,现在是早上10点左右开始监控记者的稿件,到晚上11时左右下班。时间超出了10个小时。我并不是怕累的人,但最怕累得没有意义。

 

我以前的总收入,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工资只占三分之一。但现在所有时间全耗在单位,没有休息时间,也没有陪儿子做作业的时间,但收入只剩下工资这一个来源了。

 

那工作的质量是否就超过以前呢?非也!我个人认为有些时候甚至低于以前的质量。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不折腾就不算改革,不把前任做法的全盘推翻就不叫做出成绩,所以,我最头大中国人说改革。比如现在,把采访中心分为若干部门,N个主任,再把三分之一的记者弄成“首席记者”,主任管首席,首席再管普通记者。管理者队伍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庞大。成都人形容红星路二段媒体一第街:一片叶子掉下来会砸到十个记者。具体到我们报,可以这样说,露台上随便掉片叶子,都可以砸到几个负责人。


这么多的负责人搞管理,看起来同编辑没啥事,但事实总与想象是相反的,这编辑偏就多出了数不清的事。从选线索,到定选题,再到指导记者采访和写稿,然后自己的真正本职编稿和上版,编辑做的工作其实远远超过一个部门主任了,部门主任要么管编,要么管采,还真未细致伺候到如此程度的。

 

那疑问就出来了,前端必须介入,并且把对应的版面和记者分配到编辑头上,那设十来个采访部主任和21个工作室负责人又有何必要?反正我看不出任何必要性来,多出的不过是臃肿的机构和数不清的矛盾罢了。

 

似乎还有人说,这样忙起来是好事。我可能觉悟太低,真的不知道好在哪里,难道没有合理的设置,浪费了人力资源,仅是让大家忙起来并且乱成一团就是好事吗?

虽然年纪一大把,干饭吃得不少了,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东西不明白了。

 

一直不舍得晚报,是因为晚报对我特立独行个性和直率性格的容忍。但看到现在内网上只余马屁声声,晚报,除了我的那帮兄弟姐妹,除了那两个我新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到底还有什么值得我留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