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死光了,就没痕迹了

(2006-08-02 19:17:08)
文:子夜的昙
武汉的女作家方方最近来了一趟成都,与众多矫情的名人一样,方方同志又将现在的成都与二十几年前她来过的成都做了一番比较。比较的结果,自然是现在的成都大不如以前的成都,尤其是方方觉得,杜甫草堂的很多建筑都是翻新的,人工痕迹是很浓的,以前的旧房子是很多的,草堂旁边的菜花田是变成了房子的,连成都的人多了起来,也成了抱怨的目标。方方同志矫情,博客里写回复的网友更为矫情,动不动就把高度搞到了环保上,搞到了“人工痕迹”上。
 
不是很明白了,杜甫草堂也不是自然景观,本身就是人文景观,旧房子并没有拆,新房子也与老房子风格相符,有什么破坏与否的?人文景观没有人工痕迹那才是奇了怪了。现在的杜甫草堂,不也是清朝时才恢复的嘛,不知道清朝的官员恢复杜甫草堂时,那时的秀才们是否也写了酸文讽刺杜甫草堂再建是“人工痕迹很浓”。不过我知道,再过若干年,现在新建的草堂建筑,也会成为古迹的。
 
曾经去川内有名的罗泉古镇采访,也痛心于古镇老房子的被破坏,在谴责这种破坏的时候,有一位居民问我:既然老房子这么珍贵,用你城里的新楼房换我的老房子,如何?当下无语!我是万万不会拿自己的新楼房与这个破房子换的。突然就觉得自己真TM不是一二般的虚伪。没有任何人出钱保护这里的房子,这些老房子都是年久失修,火灾频频,一遇刮风下雨,就摇摇欲坠,八方漏水。我也是从老房子里走出来的,现在老家的老房子还被“保护”着,只是不怎么适合住人,当年到处的房子都在拆旧建新,偏偏拆到我家那一片的时候,停止了,说是要保护老房子。当时年纪也轻,受够了破房子的苦,肯定也不懂什么人文保护之类的,与父母一起长吁短叹,最后一家人勤奋努力了多年,才从老房子搬了出来。有时也会去看看老房子,二叔还住在那里,好几根整木抵着老房子的墙。二叔说,不是这些整木,老房子早垮了。二叔家经济条件不好,等着拆迁住进新房子依然是二叔这辈子的最大愿望。只是,“保护”着的老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失去保护变成新楼房。
 
前一阵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九寨沟漳扎镇的居民修新房子的,言语之中,除了优越的居高临下,更是对居民建新房给予了万般指责。很为那些居民不平,他们并没有在九寨沟景区内建房,他们建房的位置离九寨沟景区还有至少半个小时的车程,漳扎镇,本来就是一个镇,是一座小小的城市,本来就是人住的地方,不住房子里住在哪?况且,他们修的并不是大城市里的那种灰灰的高楼,他们建的藏式民居。那篇文章将这些藏式民居称为假古董,真的蛮为这样的人害羞,人家藏人建藏式建筑怎么就成了假古董?祖祖辈辈都那样建房,不知道临到现在又是招谁惹谁了。
 
九寨沟景区内的道路也成了指责的对象。我还是搞不懂,没有这些道路,你怎么进入景区参观?在川西,类似九寨沟的风光多得很,人迹罕至,交通不便,你需要环保,你需要保护自然,大可以步行去那些地方。九寨沟的人多也是这篇文章所指责的,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你可以去,为什么其他人就不能去?其他人去了你喊人太多,人家还觉得你的加入才让多了的呢?冬天九寨沟就没人,还便宜得要命,为什么不挑没人的时候去?还不是怕冷,这样的,假不假嘛?
 
有时觉得这些高喊环保和自然的人真的太自私,也虚伪!他们所谓的保护,也只不过是想自己偶尔去参观的时候,可以人少一些,清静一些!真要留他们在那个自然环保的地方长住,我想可能溜得比谁都快!有时想想,连人都不能保护,人的权利都无法去重视,这些空喊的口号又能代表什么?
 
什么叫人工痕迹?矫情!人死光了,就没痕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