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夜物语:牛饮咖啡

(2006-03-07 15:03:53)
 
牛饮咖啡
文:子夜的昙
第一次接触咖啡,要追溯到我16岁那年。那一年的夏天,一种名叫“冷饮”的玩意儿突然之间便“洗劫”了我
所在的那个川南小城。冰豆浆,冰果汁,还有一种便是冰咖啡,冷饮店外头红纸黄字上的“冰咖啡”几个字显得相当招摇,刺激着人们一尝的欲望。那时的我,对于咖啡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电影上面,只知道那是外国人的玩意儿。

父母是那个时代里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人,冰咖啡在小城出现不久,父母便按捺不住带了我和妹妹兴冲冲地钻进了冷饮店。一块钱一杯的冰咖啡对于那个时代的我们显然是价格不菲,但冷饮店里却是人声鼎沸,二十来张小桌子全部爆满,我们一家子只得守在早来的客人旁边,吞着唾沫欣赏着别人喝着冰咖啡时的那种满足与自豪。终于等到我们也有机会享受冰咖啡,那是一种很透明的液体,黄中带褐的颜色,味道是甜中带苦,满怀着期望的我们都比较失望,都觉得冰咖啡的味道怪怪的。一家人皱着眉慢腾腾地咽着在我们看来是十分难喝的冰咖啡,母亲突然找到了可以形容这冰咖啡味道的词:“这冰咖啡很像红糖水,颜色像,味道也像!”母亲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到了现在,咖啡已经跟随我十多年,成了我的主要饮料。但对于怎么样喝咖啡,我依然是比较老土。更喜欢速溶咖啡一些,马来西亚的白咖啡速溶,雀巢速溶都是我最习惯的饮料。不怎么喜欢吃早饭,早餐都是两杯咖啡,而午餐后,也喝一杯咖啡。但要我到咖啡馆坐下,耐着性子慢慢地一品一杯真正意义上的咖啡,我还没有这个雅兴。朋友多次邀请我到咖啡馆,一壶摩卡或者南山什么的,不到十分钟肯定会被我吞下肚子,朋友总是嘲笑我的牛饮,说那是暴殄天物,而我却管不了那么多,牛饮咖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喝上真正的咖啡我还会感到口味不太适合,太苦,我更喜欢奶味和糖味重些的速溶,所以每次被人邀请喝咖啡,我都会拼命往咖啡里加炼乳和糖。

蛮怕那种对喝咖啡礼仪要求很严格的咖啡馆。有一次与朋友一起去成都的欧洲房子喝咖啡,老板娘是在奥地利生活了十四年回到成都的,她总是想把真正的咖啡文化带给成都人,所以随时会教客人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品尝咖啡。朋友是山东人,本来对咖啡都不太感兴趣,一杯煮好的咖啡端到他的面前后,他习惯性地用勺子拼命搅动,并不断用小勺将咖啡一点点往嘴里送。可能是朋友喝咖啡的方式令老板娘太不能忍受,她终于按捺不住,在我们的桌前坐下,教我们的咖啡礼仪:勺子搅咖啡只能搅一次,不能用小勺往嘴里送咖啡……老板娘很尽心,而我那个老总级别的朋友终就脸上挂不住,在老板娘还在兴致盎然教大家喝咖啡的时候,拂袖而去,并发誓从此不再进咖啡馆。

两年以后再次遇上那位老板娘,向她聊起那次的经历,得知自己曾经断送了一位青年的“咖啡前途”,老板娘竟然后悔不已,她说她已经改掉向不认识的客人教授咖啡礼仪的习惯,咖啡馆也与成都当地的文化不断融合,变得更加本土化,而她的欧洲房子已经是成都的咖啡馆品牌,遍地开花。

成都后来出现了一家名叫宾诺的咖啡馆连锁,与其他咖啡馆不一样,宾诺的咖啡被命名为“特色咖啡”,每一种咖啡都被加进了不同的香味,比如奶油,比如香草,比如巧克力。竟然对这样一种咖啡很是适应,香,甜,我喜欢的那种感觉。但我也因此被朋友们嘲笑,因为他们觉得,那样的咖啡不纯,也不地道。但我喜欢宾诺的随意,服务员很少,咖啡也都是自助的,这种慵懒而休闲的味道,蛮适合成都,自然,随意,而不造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