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组混改中国联通股票 |
分类: 其他 |
中国联通混改领衔
重组案例开始放量
从另一层面看,近期停牌筹划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数量亦明显增多。
除了案例的逐月放量,在官方口径上,并购重组的重要性也被重新确认。
与此同时,国资委方面也在力推央企并购重组。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6月2日公开表示,下一步,将沿三路径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中央企业重组,争取年内调整到百家以内。余音未散,以中国神华、国电电力便双双停牌。
除了案例的增长,近期一些颇具标志性的重组动作亦似乎散发出并购重组的回暖趋势。
先看央企及国企层面,4月初,中国联通停牌筹划“混改”;5月初,中信海直停牌筹划重组;6月初,中国神华及国电电力双双停牌。而就在7日,万科亦宣布停牌,大股东正筹划受让公司股份事项。
再看重组上市现象。时隔7个月后,A股市场又浮现借壳上市身影。6月5日,ST云维披露了新三板公司深装总拟借壳上市之预案。而上一次有“胆色”闯关的企业还要追溯到7个月前的新疆城建。
除了筹划重组的案例,审核方面亦不乏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案例——国创高新携跨界并购深圳云房的方案火速过会,颇让并购界惊讶。国创高新从发布预案到过会仅仅用了5个月有余。5月17日,国创高新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有条件通过。
除此之外,还有几家因并购方案设计巧妙而无需过会,从而涉险过关。比如,南洋科技易主航天科技集团时,拟作价逾31亿元收购后者旗下军工资产。标的资产精准避开了认定重组上市的五条红线(总资产、净资产、营收、净利润、新增股份)。与之类似,“海航系”近期耗资26.5亿元入主海越股份后,拟置入旗下北方石油,标的资产亦未“踩线”,从而未构成借壳。
前一篇:利空传言无法阻挡中国联通混改脚步
后一篇:上证50指数会走出大牛市行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