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自述
——蔡楠小小说《六郎星》赏析
文/雷松超
(网络名字 嵩山浪人 嵩阳书童 六月雷)
我是从阅读走进小小说的。
今年的酷暑时节,我忙里偷闲,阅读了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由姚雪雪、张越、陈永林三人负责的《2009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该书第304页,蔡楠的小小说《六郎星》,则给我了不少个人感悟。
初读《六郎星》,我的印象是肤浅而又模糊的,当第二次第三次反复细细品读时,我为蔡楠老师那精湛、深厚的文学造诣叫好!蔡老师的小小说创作功底使我“望洋兴叹”!
为啥而叫好,因何而“兴叹”?
曰:“文心交融,悟我写我,我就是故事中的人物。”请看小小说的开篇之语。
宋庭任命杨六郎为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三关统领的消息,一点也没有使我和萧太后感到意外。因为在宋辽对峙的这些年里,我领教了杨家将的厉害。
“我”,第一人称的故事叙述,一下子把读者(包括我本人)带到了历史的深处,走进故事之中,如临其境,仿佛故事就在昨天,人物就在眼前,“我”故事中的人物,韩德让鲜活的跃然纸上。开篇之语引人入胜,好!中!有味道有看头。
之后,故事在“我”的娓娓道来中展开。
景德元年,我率兵入宋,与屯兵在白洋淀附近的……..
作者,蔡楠就是“我”辽将韩德让,在向读者讲述历史的硝烟战场,在向人们讲述保家卫国的英雄杨六郎,在讲述自己的对手。
生活在今天的蔡楠,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没有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没有对小小说创作的高度领悟,是很难把握历史人物的刻画和描写的。
小小说离不开故事,离不开故事的情节,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我”的自述,使人物的形象、心态明朗光亮起来。读者的阅读趣味被调动起来。
萧太后没有降罪与我,而是从草原骏马中挑选了三万匹让我训练.
一年后,三万铁骑卷土重来,再次杀到白洋淀边。我和杨延朗在三关口拉开战场。流水汤汤,铁骑啸啸,万木肃杀。…………
精炼、简洁的语言叙述,使我们看到了两军对垒激战的宏大而又残酷悲壮的场面
我对太后长叹一声:我韩德让是个凡人,而杨延朗却是天上的星宿,是那颗主将六郎星,是我的克星啊!
人物的性格、心态、形象达到了高潮,“我”的自述也进入最为精彩的地步。
我认为杨延朗就是杨六郎以后,就传来了宋庭任命杨六郎为三关统帅的消息。我没感到意外。
我在病榻上几天没合眼,耿耿难眠。
我正在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太后传旨召见了我。
我要叩头谢恩,萧燕燕跑过来拦住了我。
我已别无选择。我其实还是爱着这个女人的。
我立即率兵出征…….
我厌倦了战争。
我来到萧燕燕的寝陵前,自刎了.临死前,我对皇帝说,你把我送到大宋,葬在杨六郎的墓前吧,我也想做颗六郎星!
读罢通篇文章,“我”的自述颇为凄凉悲伤,国家土地沦丧,被俘他乡,思念祖国家乡之情,雪国耻之愿何日能圆!征战一生,政治权利、地域财物之争,涂炭众生灵,厌恶了杀戮,厌恶战争。
合卷思想,我钦佩蔡楠老师的渊博学识和精湛的文学艺术表现力。文章开篇和结尾与主题遥相对应,突出而鲜明,语言叙述精炼简洁、有起有伏,情节错落有致、真实感人,啪啪作响,通篇的布局和构思严谨完整完善。这一切均来自作者娴熟的对比衬托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杨六郎的形象通过韩德让“我”的自我叙述显现出来,正面的“我”,侧面的杨六郎,衬托出主题来)均来自作者把小小说创作的深刻领悟和贯通,悟我写我,我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中的人物就是我最高境界了。
小小说是文学艺术品,文学创作来自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素材的真实性,文字语言的优美、高度表达,加之艺术的构思,再提炼再创造,文学作品的真善美性就丰满起来、思想精神就高尚起来了。
蔡楠老师的作品地域性性强,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白洋淀是他生活的土壤,也是作品成长的地方。一方风土养育一方文豪才俊,白洋淀的文学风情纯真感人,“荷花淀”文学流派的那种朴实、纯真,富有自然美的感觉。
六月的荷花正艳,六月的芦苇荡里有讲述不完的动人故事!蔡楠老师在风景秀丽的白洋淀上,领骚了当代小小说的论坛。
通联地址
河南省登封市白坪乡 郑煤集团教学二矿(雷松超)
邮 编
452482
邮 箱
dfyingzhe@163.com
手 机
1350384093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