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文学》发表感言:阳光般的灼热与月光般的温柔
(2009-04-08 11:23:09)
标签:
无名文学文学中月光感言文学创作中国情感 |
作为新当选的作协副主席,我除了有这样强烈的感受之外,分明还真切地感受了阳光般的灼热与月光般的温柔。那是文学的阳光!那是文学的月光!
在多少年前我就说过,我之所以能够不间断地坚持文学创作,是因为我觉得文学中的天比生活中的天要蓝,文学中的水比生活中的水要绿,文学中的人比生活中的人亲。文学不仅能够让我们得到阳光般的灼热和月光般的温柔,而且还能够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心灵的相对完整。
在自己一本书的《后记》中我这样写道:文学是件温柔的武器,她能在你对她痴迷的追求中,兵不血刃地杀死以往的岁月,并且一次次消灭你不断膨胀的欲望,一次次击溃你对这世界疯狂攫取的进攻,从而为你留下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平和的心态、一个洁净的灵魂和一段飞扬的回忆。这回忆,便留在那脉脉流淌的文字里了。那文字,便是岁月碾过的屐痕。岁月催人老去,而文学使人重拾青春。
这是我20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的慨叹和认识。今天两会的召开,再一次印证了我的慨叹和认识。
从1980年开始写东西至今,岁月如流,岁月如歌。我在文字的河流里游泳,我在文学的天地里放歌。不管是做教师、文化馆创作员,还是做公务员;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不管是对世事的无可奈何,还是对世俗的无法认可甚至偶尔随波逐流……但对文学,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亵渎。仍然固守自己心灵的一隅,不合时宜地写着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字。尽管失去了许多,但也得到了许多:至今已经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读者》《百花园》《长城》《中华文学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万字,并且已经出版了8部书。还荣获了“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中国小小说风云人物榜——小小说星座奖”、“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等重要奖项。还成为了2006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上榜作家、2007年“中国小小说十大热点人物”,2008年新世纪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 鉴于我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文学报》《文艺报》《鲁南商报》及中国作家网等以专版的形式对我的小小说创作进行了集中介绍,并称我是“荷花淀派新时期的传人”、“中国小小说的标志性作家”。湛江师师范学院成立了蔡楠小小说研究会,举办了7期作品研讨会,研究成果已经结集出版。2008年初,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 穆爱莉教授专程来任丘市采访我,并将我的小小说作品译介到了国外。
回首20多年风雨文学路,有得也有失。尤其是在当下社会里,文学式微,各种各样的诱惑早已经比文学热门了许多。人们对灯红酒绿,利益交换,物欲横流已经司空见惯。假如谁在大街上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一样手捧一本文学刊物忘我阅读,你准说他是疯子或者神经病。尽管现在搞文学已经显得不合潮流,但我们那个年代的文学少年、文学青年现在依然无怨无悔。以往的岁月不能倒流,既然当初选择了,那就是一种追求、一种需要,一种精神。即使是迷途,也不会知返。虽然我们不会用膨胀的欲望,去向世界进行攫取和进攻,但我们会保留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平和的心态、一个洁净的灵魂和一段飞扬的回忆。这回忆,便是身后那默默流淌的文字的河流。我知道,斯生斯世,我注定游不出这一片汹涌的河流了。
因为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阳光般的灼热与月光般的温柔!
那是文学的阳光!那是文学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