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湿地之痛与乐

(2006-02-16 20:31:27)
分类: 散文随笔
 
湿地之痛与乐
 
    我是白洋淀人,我经历过白洋淀湿地的无水之痛和有水之乐。无水的白洋淀,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和活力:干涸的淀底裂成大大小小的口子,荷花没有了踪迹,芦苇枯槁成了旱地的芦草;渔船翻扣在岸上和一群满脸愁容的渔人一起晒着太阳,淀里跑起了拉土的汽车;有的小岛上还种上了庄稼……有水的白洋淀,特别是今年引岳济淀工程之后,白洋淀就像一个成熟妩媚的少妇,明眸皓齿,顾盼生辉;鱼壮蟹肥,苇绿荷红,快艇帆船来回穿梭,游人如织,更有满淀的渔歌飘荡在湿润的湖面上。
    就带着这种曾经的痛乐交织的情感,来到了海兴湿地。我再一次心痛了。因为这湿地与我所闻所想的相去甚远。报道说,海兴湿地是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鸟的天堂,有二百多种鸟类在这里停歇和生长,其中还有丹顶鹤、天鹅等国家级保护野生鸟类。然而,我伫立在湿地边缘,却没有看到群鸟盘桓、鹅舞鹤飞的场面。偶有野鸟飞过,也带出了深秋的苍凉。我听说湿地芦苇连天,一望无际,但看到的芦苇细小孱弱,像营养不良的孩子。我想像湿地有大片大片的水,有渔船游弋,有快艇出没,然而我只看到了一条浅浅的水道。一只机帆船过来,我们想上去兜一圈风,船主却说水很浅,上去三、五个人船就会搁浅。我还想像湿地也像白洋淀一样,建有许多旅游景点,也有许多名胜古迹,游人一边饱览无限风光,一边吟风弄月。可我看到的只有堤岸上的几处看管湿地的窝棚。这里只有一群旅游者,那就是我们参加笔会的一群文学爱好者。
    我走进了一个窝棚。和几个渔人攀谈。问起湿地的情况,渔人们说,湿地昔日是很风光,但那是很遥远的事了。只是今年雨水大,湿地才又积了一些水。靠着这水,湿地才有了一点生机和活力。鸟儿们要等到初冬季节才多,天鹅、大鸨等大型鸟类都迁徙路过这里。可就怕有人毒杀,去年就发生了几起毒杀野鸭的不法行为。我问起湿地日后的前途,渔人们说,当然要发展了,首先要发展养殖业,引海水养鱼养虾;也要发展手工编织业,利用好湿地的芦苇资源;还要发展旅游业,置买一些游船,像你们白洋淀一样也让这海兴湿地扬扬名。几个渔人说到这里,眼里闪出激动的光来,但随之又黯淡了下去。不过这些都需要钱哪!没有钱,没有人支持,再好的想法也没有用!
    在渔人的慨叹和憧憬中,我走出了窝棚。沿着堤坝随文友们东行。走不多远 ,就看见了一个养殖场。几个海兴人正在捕捞大虾。虾们在网里不安分的跳跃着,有几只还跳到了捕捞者的脸上。水溅了他一脸,欢乐也就溅了他一脸。我下去一打听,这就是刚才渔人说的引来海水养殖。问起收成如何,捕捞者说很好,只是水少,引水难啊!养殖场旁边,支着一个锅灶,有现场煮熟的大虾,吃一个,虾肉醇香,虾黄肥美,真不愧是真正的海虾!
    继续前行,看到一个渔家姑娘正用挑拣好的芦苇编织一块挂毯。挂毯上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丹顶鹤。丹顶鹤在午后的阳光里作凌空欲飞状。姑娘把编好的挂毯挂在了一棵小树上,我就又在小树的周围看到了一群编织的姑娘们。成熟的芦苇在她们灵巧的手上舞蹈着,舞蹈成无数个妙趣横生、精美绝伦的图案。我被这一件件的手工艺品迷住了。猛一抬头,正看到一汪大水从天际滚滚而来。大水啸叫着,欢舞着,在湿地先是躁动了好长时间,接着就驯顺地躺在堤坝的怀抱里了。恍惚间,我又看见水里长出了荷花、菱角,还有铺天盖地绵延不绝的芦苇,那芦苇是强壮的,笔直生长的,能听到拔节的声响。荷、苇、菱间,是自由的鱼儿在嬉戏;芦苇上空,成群结队的鸥鸟唱着湿润的歌儿.水波荡漾,万顷一碧,湿地霎时就激活了.四面八方的人们涌向了这里,他们流连在湿地的海里,流连在湿地附近的小山上,倾听水的涛声,凝眸刘阳墓,静想湿地的历史与未来,享受湿地的有水之乐......
    我不知这是白洋淀湿地还是海兴湿地,我也不知这是湿地的现实还是未来,我只知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湿地,这才是我们应该抛却无水之痛而应享受的有水之乐的湿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