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萌,著名投资理财专家,著有《炒股实战系统分析》《炒汇知识与技巧》等书,已为多家机构教材。曾在外交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进行投资理财讲座。历任CCTV-2《中国财经报道》、BTV-5《证券市场周刊》、《天下财经》特约专家。
上证指数逼近2000点,但是A股下跌的角度并没有减缓,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普遍亏损过半的不在少数。固然下跌的最根本原因是境内外经济面变化造成的,但快速下跌的最直接原因则是“大小非”解禁、减持,毕竟在经济面不够乐观的情况下,上千亿股的解禁压力对市场的冲击是巨大的。难怪很多人都把股票下跌的矛头指向大小非。
很多被套的个人和机构已经严重亏损,但是依旧奉行“拿着主义”,认为只要死拿着股票总有一天会解套的。然而这是对市场前景认识不足,有经验主义之嫌。
大小非的解禁将会使A股的估值体系基本和国际市场接轨,需要用新的思路处理手中的股票。
判断股市的涨跌有两大思路:第一种是资金推动股价的思路,一般是股市规模比较小、参与者投资理念不成熟的股市,在这样的股市上,只要热钱比股票多,股价就上涨,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关联性弱;第二种是价值投资的思路,一般是股市规模大,参与者投资理念比较成熟的市场,这样的市场上宏观经济和公司业绩决定股票的价格,股票价格和热钱多少的关联性弱。
而在这次的下跌之中,之所以大部分机构也遭遇了滑铁卢,原因之一就是当大小非解禁时没有看到投资思路将会从第一种向第二种转化。
比如,去年6000点时,我和一个基金经理座谈的时候,我说股票都这么高了怎么可能还看好后市呢。他说因为还有很多人想买股票啊。这显然是资金推动股价的思路。我又问他,那么“大小非”一旦大规模解禁,不是肯定就会下跌了吗?他又说,我们奉行的是价值投资,选的都是好股票,所以大小非的影响也不大。这又变成了价值投资思路,而这两个思路本质是有区别的,显然不能同时使用。
“大小非”减持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暴利,而A股的投资价值仍旧不够有吸引力,如果A股价格下跌到足够有投资价值,“大小非”也就没有减持的动力。判断A股是否具备足够的投资价值,国际股市的估值水平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到8月底,沪深300指数静态市盈率只有18.7倍,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但是若比较国际市场,仍旧比美国、法国、德国、阿根廷、香港等股票市场估值明显高。股票在全球范围来看并不便宜。过去中国股票比境外价格明显高,主要是境内股票数量少造成的所谓“中国溢价”,而未来这种溢价将会消除。
认识到这些,个人认为对于股民,在当前熊市中生存之道有二:
第一,积极调整持股结构,逐渐增持蓝筹股,减持概念股
仅仅就个人的观点和经验,我仍旧认为现在换股才能应对熊市,不卖出是可以的,但不要简单的“拿着”股票。
对于身处熊市尤其是“后熊市”中,已经被套的投资者,我不建议简单的“拿着”,而是积极地调整股票持仓结构,当中有一些技巧,比如要把高市盈率股票换成低市盈率的防守型股票。因为在熊市中没有投资者愿意听高PE的上市公司讲故事,“两低一高”(超低PE、PB+高PEG)的公司才是熊市中最好的攻守兼备的好股票。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每次熊市来临的时候,大部分股民手里拿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消息股,在牛市中这些股票风生水起,但是到大熊来了的时候,这些股票就是市场下跌最好的动力来源。而且最为可怕的是到下一轮牛市来的时候,这些股票也未必能有好的上涨,因为市场下一轮热点很可能已经不是这些概念股了。而金融、能源、公共事业等股票只要价值确实被明显低估了,每次牛市都是永恒的热点。
2005年的时候我和一个股票亏损已经超千万的股民交流,建议他把手中的消息股和重组预期的股票都换成了当时价值明显低估的能源股,当时没有料想到后来能源股会那么火,想只要经济周期再好起来能源总是经济发展必要的,这些低市盈率蓝筹能源股在牛市是一定有良好表现。后来果然到2006年这些股票令他迅速解套还赢利了,如果当时坚持“拿着主义”死捂不动,原来那些消息股要到2007年的时候才将将解套。
第二,有明显上涨时要减仓或获利了结
一些在下跌中逐渐抄底以及被套的朋友,都很关心A股真的见到低点后短期内会反弹多少,这是个几乎不能答准的问题。不过,依据境内外历史上几次超大型股灾后的走势,见到低点后两年内股指大约会反弹50%~100%。
不过A股因“大小非”的原因有所不同,依据9月9日收盘价格估算,2008年10月到2009年12月新解禁的股票新增的流通市值就有18819亿人民币(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而到8月29日A股现有流通的市值是53146亿人民币。即如果股票价格维持不变,未来15个月流通市值将新增35.4%。意味着以流通市值角度思考的话,即便2009年股市维持2200点水平,也相当比当前反弹了35%。所以,就算股票在短期出现了历史低点,出现低点后一到两年内反弹的幅度也很可能只是在30%~80%。
对于一些已经慢慢进场抄底的投资者来说,一旦出现15%以上的盈利幅度就可以考虑出局了,毕竟理性地看股票投资年回报超过15%是很困难的,若能在弱市中短期即实现这个收益,从投资目标的角度应该感到满足了。
责任编辑 曹莹/美术编辑 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