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昨日刊发《痴呆老人收留智障男孩》一文,一智障男孩与家人在饭店吃饭时走失,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只好选择报警,15小时后,正在家人心急如焚之时,派出所传来好消息,原来男孩被一位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领回家照顾,为不让孩子哭闹,老人还给孩子苹果吃。一场虚惊之后,男孩与家人团圆。
孩子走失的事近年来可谓屡见不鲜,网络上微博里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寻人启事,聪明伶俐的小孩子走丢了尚且不好往回找,更别说智障男孩了。可是有了这样一位热心的痴呆老人,孩子走丢变成了有惊无险的小插曲。
在笔者看来,老人虽然痴呆,但她的心灵深处依然潜藏着金光闪闪的善良,人之初性本善,人到老年,人性中的善良因子也依然没有泯灭。老人的儿子说老人的病情时好时坏,也许领回孩子的时候老人正好处于清醒状态,也许正是病发时,但老人的善良敌过了痴呆,滚滚爱心促使她做出了令人敬佩的举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疲于奔命的人们更多的时候已无暇顾及别人的事情,真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况且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救人反被诬陷的事情让人们更加谨小慎微,一个智障男孩在街上行走,谁会关心他是不是与家人走失,谁会考虑他会不会出危险?没病没灾的人们更多的是在盘算自己的小日子,为了自己家的GDP攀升奔走劳碌。可是这一回,一个痴呆老人着实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一课让我们脸红,让我们自愧弗如。
一个痴呆老人,能将自己心底的善良在日常小事中体现出来,而作为头脑清醒的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我们的清醒是不是过于世俗功利?清醒的我们在见到一个智障孩子时会不会更多的是想这孩子领回家会麻烦不断,即使不被孩子的家人讹上一把,万一没人来认领,砸在手里可怎么办?
利字当头必然利令智昏,当我们满脑子想着车子房子票子的时候,真的应该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一生,我们是否还记得那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真的应该学学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