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抹不掉一个律师的古城情怀

分类: 情感文学 |
廊坊人的家国记忆
——访谈市政协委员张克锋律师
近些年来,我市也涌现了一批批优秀人士,这其中恐怕不能少了市政协委员张克锋律师。在果实累累的金秋时节,报社记者再次踏进张克锋律所,对张克锋律师进行一次深度采访。
进入律所,前台背景墙标识下方的六个蓝色大字特别令人瞩目——“理性、良知、秩序”。相信看到这“六字理念”的每个人,都会肃然起敬。尽管这不是常见的口号理念,却浸透着不俗的职业文化。
还有一个惊讶,在这家律所里,我们并没有看到满墙的锦旗,只在会议室一偶才发现了很多叠加悬挂的锦旗,数量其实很多。这种低调独特的风格,更展示出这里不俗的律师内涵。
在张克锋律师的办公室,我们也看不到他与某些领导或名人的合影,而在书架上摆放的是他母亲的一张捧书照片,足以看出他对母亲的的感恩和孝心。书柜内略显杂乱的大量书籍不光法律专著,还有很多人文哲学书籍。还有就是写字台桌案上的大量案卷,再配上几幅字画和茶台,无处不散发出主人的书香气和温文尔雅。
据了解,张克锋律师过去曾是地区司法局的公务员,2002年辞去公职开办律师事务所,现在是国家一级律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多家院校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今年,张克锋律师获得中国法学会“全国百名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称号,河北全省只有4人获此殊荣。这也成为张克锋律师2024年的亮点收获。
记者还得知,张克锋创办的河北张克锋律师事务所,为全省首批个人律师事务所试点单位,经过近20年的努力,律师队伍不断壮大,现在的律所人数已经位居全市前五,律所现为廊坊市示范律师事务所、河北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妇女和儿童维权先进单位。2022年,司法部及省市司法局领导组团参观了律所,对该所的律所文化建设和《律师社会责任报告》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表扬。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张克锋律所注重踏实办案、扎实办案,自觉践行以个案推进法治,积极倡导“专家型、学者型”律师建设。
律所成立以来,办理了大量案件和法律援助。已获4例无罪判决,6人被宣告无罪;有1起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有4起民事案件入选河北省优秀案例;还有多起法律援助案件,获全省优秀法律援助案例.......
在张克锋律师的办公室窗台上,我们还看了一块古朴的古城转,他说遗落在地上收藏起来的。我们自然想起他长年呼吁保护的“文安古城墙”。
张克锋律师从小在文安县长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廊坊工作生活。但是,他的家乡情结从来没有淡化,尤其关注千年沧桑的“文安古城墙”。
文安县古城墙遗址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廊坊域内仅存的一座古城池建筑,1980年华东工学院建工系考察人员评价:“文安古城墙是目前全国现有城墙中较完整的一座”。1987年,被列为河北省文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区内私搭乱建、治理不力和文物保护意识不够等因素,文安古城墙正面临着被逐步侵占、毁坏的危险。
自2005年开始,张克锋律连续十几年奔走呼吁保护“文安古城墙”。作为市政协委员,累计撰写提案十余篇,为保护“文安古城墙”建言献策,并通过博客、微信、抖音、快手等多种形式,呼吁保护文安古城墙。
2024年3月,廊坊市图书馆“廊坊文化沙龙”邀请张克锋律师,以“像善待老人一样善待文安古城墙”为题,进行公益专题文化讲座。
2024年8月,张克锋等律师推进的“文安古城墙”公益诉讼案件,法院判决被告文安县文旅局违法并判限期完成保护措施,该案荣获全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政协委员的职权。张克锋律师担任市政协委员19年来,共提交提案192件,涉及依法行政、文物保护、社区建设、营商环境等诸多方面,成为政协委员中的名副其实的“提案大户”。
《诗经》里有这样一句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的。
张克锋对我们说,做事不能有始无终,不能三分钟热度。早些年,本报曾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通过本次采访张克锋律师,记者更加领悟到了“理性、良知、秩序”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哲理。正是这种韧性和坚持,造就了张克锋律师在业界和社会上的良好口碑和知名度,今天更加领会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古语的涵义。
通过这次探访,让记者看到了一个良知律师的尽职背后的家国情怀。时光流逝,抹不掉这个文安籍律师张克锋的古城墙记忆,记者也借此呼吁更多的人像善待老人一样,善待文安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