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高学历城管”的一些感想
(2013-08-06 21:48:35)对于高学历者当城管这类“新闻”,我一向认为是件极为平常的事,公众不必戴有色眼镜看待城管。但是要让公众摘掉有色眼镜,城管部门就应当打开大门让人看个清楚明白。3月15日,武汉市江岸区的三名“高学历城管”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我向他们提了几个问题,颇有一些感想。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给“城管小卢”的,她是武汉市江岸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女子中队队长。我的问题是:“本期谈的是高学历城管,请问:你们认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与其他城管队员相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和优势?” “城管小卢”回答:“明显的不同只能说外貌了。城管队伍中每个人相同点就是大家都是从事着复杂辛苦的工作,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但是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工作方法,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高学历并没有带给我们明显的优势,而是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这个回答比较含糊,我对她的最后一句进行追问:“高学历怎样影响你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能举例吗?”对此,“城管小卢”回答是:“我们自身并没有因为一纸文凭感到优越。但多了几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探索,给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处理问题方式以及交流方面都有积极影响。比如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和经营户成为朋友,他们主动配合。对于一些店主我们会帮忙解决问题,而不只是阻、管、罚。”
在这位高学历城管队长的眼里,她拥有高学历的优势就是能和店主交朋友、帮忙解决问题?她举的这些例子,真的不需要高学历,也看不出高学历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带来的影响。我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从高学历城管自身口中得到满意的答案,难道真的如其所说,“明显的不同只是外貌”?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给江岸区城管大队另一名高学历城管队员“詹台子羽”的:“当前城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请问您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最大困惑和阻力有哪些,请依照重要程度依次列出,尽可能说几条,没有可以不说。” 对方答复:“困惑和阻力有以下几条:1、市民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了解的极度贫乏;2、没有一部全国通用的城管管理法律;3、执法者身份的问题,随着《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更显尴尬;4、执法工作得不到保障。”
我同样进行了追问:“你在谈到困惑和阻力时提到没有一部全国通用的城管管理法律;执法者身份的问题,随着《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更显尴尬。请问:你认为全国通用的城管法律应规定哪些内容?强制法的出台给城管身份带来哪些尴尬?”对方对此保持了沉默。
我的第三个问题给江岸区城管大队的“城管小小思”:“刚看到你回答提问时说:‘我们现在的监督机制是非常健全的’,请问对于武汉招聘大量无执法权的市容监督员上街罚款,您是否了解?无论是否了解,对这种做法有何看法?”对方也同样保持了沉默。
回过头来看我提的三个问题,第一问是考验高学历城管队员对自身的看法,他们语焉不详;第二问是考验高学历城管队员对城管工作的理解深度,他们无独到见解;第三个问题是考验高学历城管队员对具体问题的判断能力和有无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们避而不谈。幸好是网络访谈,如若是电视直播又该怎样应付?
当然,这种网络“微访谈”有很大的局限性。三名经过实名认证的高学历城管队员在访谈中已经不仅仅代表个人,有所顾忌也情有可原。这不是几名高学历城管的问题,而是他们背后的部门、体制存在着大量问题。我的“三问”,如果相关部门和个人考虑成熟后能再次作答,并引发更多讨论,“宣传”效果或许更佳。(写于201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