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之我见
(2019-02-19 14:21:29)一、 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例1:(二年级下册)一辆自行车398元,一只电饭煲502元,买这2样大约需要()百元。
这里大部分学生知道398接近400,502接近500,400 500=900,所以买这2样大约需要900元,但是很多学生未能仔细读完题目,直接就写900,而题目后面已经给你写好百字了,所以括号里只要写9就可以了。
很多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一旦碰到自己会的题目,就还能等自己读完题目,已经开始计算了,其实题目可能给了你一个陷阱或是要转个弯的,这就是由于小朋友的学习习惯,解题习惯不好造成的,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二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正确与否。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有的是把题目抄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还需要老师督促,因此,在解答应用题时,我一般都会让他们齐读一遍题目,然后在独立完成,做完之后,还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这个问题用到了哪些信息,让他们慢慢学会将已知信息分类,逐个解答;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