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公开课】蹲踞式起跑
(2014-05-27 21:39:28)分类: 研究成果 |
小学五年级蹲踞式起跑教案
学校:常州市博爱小学 |
班级:五(5)班 |
授课教师:黄成威 |
时间:2014-05-22 |
|||||
课题 |
1、蹲踞式起跑 2、起跑反应型游戏 |
|||||||
教学 目标 |
1、 初步学习和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意义和动作要领,熟悉起跑口令。 2、 有85%以上的学生能按口令做出蹲踞式起跑动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 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灵敏、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时思想高度紧张的心理感受,发扬机智、果断的作风。 |
|||||||
重点难点 |
重点:能做出正确的蹲踞式起跑的动作 |
|||||||
课的部分 |
教 学 内 容 |
教师教学策略与要求 |
学生活动与组织形式 |
运动负荷 |
||||
时间 |
次数 |
强度 |
||||||
激 发 兴 趣 活 跃 身 心 自 主 体 验 展 示 交 流 寄 乐 于 学 拓 展 提 高 稳 定 情 绪 恢 复 身 心 |
一、课堂常规 1、 集队,师生问好 2、 宣布本课内容 二、反应类游戏:步步为营 三、专项练习 蹲踞式起跑动作教学 自编口诀: ①各就位,单膝跪,双手撑地听预备 ②预备时,臀抬起,身体重心向前移 ③信号响,反应快,用力蹬地冲出去 起跑反应型游戏大比拼: 一、穿越火线 让学生尝试做10m左右,距离不等的蹲踞式起跑 反复体验,巩固动作,争取做到反应迅速 二、快速出击 通过比赛促使学生发掘潜能,加快反应速度 一、课课练 ①静力性俯卧撑 ②坐位体前屈 二、放松活动 三、总结 四、下课 |
1、集队要求做到“快、静、齐”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蹲踞式起跑 3、教师介绍游戏的规则与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步步为营:学生面对面站立,通过脚进行猜拳,赢的学生去追输的学生 4、教师带领学生做摆臂、原地小步跑和高抬腿练习 1、教师介绍蹲踞式起跑,蹲踞式起跑是由二口令一信号组成,并让学生了解好的起跑能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加速 2、教师运用口诀进行分步教学,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提高动作的实效性,学生之间相互纠正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 穿越火线:两位学生面对面组成“火线”,另外两位学生依次听口令起跑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比一比谁最快穿越火线 3、教师找出每组的获胜队员,让其示范,并点评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 快速出击:两位学生隔开一定距离,听到口令,后者去追逐前者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看一看最后谁追到的人最多 3、通过游戏,教师对学生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点评 1、教师指导学生做静力性俯卧撑和坐位体前屈 2、教师引导学生做放松练习 3、教师对本课小结,学生间互相交流 4、教师宣布下课 |
要求:精神饱满,队伍整齐 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集队,身体站正 2、学生认真听讲 3、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注意安全 要求:不拉扯、拖拽被追者 3、 学生练习、体会 要求:动作规范、手脚充分活动 —— —— 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认真听讲,牢记要点 2、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并学习,并与教师一起喊口诀 3、学生练习,要求能做出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动作
○
○
○
○
1、学生注意观察,了解游戏要求 2、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信号响起的第一时间跑出去 3、学生认真观察获胜队员的示范,与自己动作比对,吸取他人的优点 ○
○ ↓ ○○
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获胜 2、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快速反应的动作过程,发扬机智、果敢的作风 ○△ ↓ ○△ ————————————- 1、学生积极练习 2、气氛热烈,学生身心放松。 3、学生与教师交流、体会 4、与教师再见,按秩序下课 |
8′ 8′ 9′ 8′ 3′ 4′ |
2 8-10 4 6 2 1 |
小 中 大 大 中 小 |
||
场地 器材 |
起跑标志线、两片篮球场 |
练习密度预计 |
40% |
|||||
平均心率预计 |
|
|||||||
课后 小结 |
|
|||||||
小学五年级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
一、设计理念
本课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的基础能力与需求,结合蹲踞式起跑教材特点,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设置多种练习手段,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力求提高蹲踞式起跑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设计活泼的练习形式与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材、学情分析
主教材《蹲踞式起跑》是江苏省省编教参《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水平三(五年级)跑与游戏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蹲踞式起跑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跑类)教材之一,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跑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小学生体育学习》中五年级首推的活动形式,所以学练该内容比较重要,也比较难。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灵活性、协调性也不好。而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基础,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起跑和活动形式。所以,本课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引出有趣的游戏与起跑练习相结合的活动方式,积极促进学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
三、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和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意义和动作要领,熟悉起跑口令。
2.有85%以上的学生能按口令做出蹲踞式起跑动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灵敏、协调能力。
4.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时思想高度紧张的心理感受,发扬机智、果断的作风。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能做出正确的蹲踞式起跑的动作
2.教学难点:起跑反应迅速
五.主要教学环节
为了突破“能做出正确的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这一教学重点,化解“起跑反应迅速”这一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多种诱导手段和层层递进的练习步骤,促进学生逐层深入的学练动作技术。其主要教学环节与步骤有:课堂常规;反应类游戏步步为营;专项准备练习;蹲踞式起跑动作教学,分组练习,比一比、评一评。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练习过程中,注重技术动作规范的示范与讲解,着重反复练习“起动”这一关键动作,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真正做到多学多练、实实在在的提高技能水平。教学过程中强调采取自主学练、相互提示、相互纠正、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有效地增强自我及小组的学练实效。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本课还组织了“穿越火线”和“快速出击”的游戏竞赛活动,让同学们的欢快活泼的气氛中参与竞争、享受快乐,建立了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了互信互赖、合作进取的精神。
六、教学主要特色
1、注重竞技技能教材化理念,至始至终将游戏融入课堂,将枯燥的蹲踞式起跑学习和传统的游戏相结合变得生动而有趣味,努力激发学生思维与参与技能练习的兴趣,学生很乐意去参与蹲踞式起跑的技能学习。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的在学生脑海中输入口诀,强化怎样解决各就位及预备姿势、快速起动的问题,最终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知识与技能。
2、充分利用场地,时时学习,线线能练,让孩子们积极主动,饶有兴趣的练习蹲踞式起跑。
3、在课堂中,创设目前流行的“导师制”,更好的激发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探索,让学生的学习更具实效性
一
、教学理念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
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的基础能
力与需求,结合蹲踞式起跑教学内容的特电,
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设置多种练
习手段、辅助措施,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竞
争,力求提高蹲踞式起跑学习的趣味性。同
时,设计活泼的练习形式与竞赛活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
实效性。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主教材《蹲踞式起跑》是奔跑类教材,是
田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蹲踞式起跑是发
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跑类)的教材之一,是
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跑类教学
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 小学生体
育学习 中五年级首推的活动形式,所以学练
该内容比较重要,但也有一定难度。在小学五
年级的蹲踞式起跑课上,大多数学生体能较
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往往凭兴趣,甚至
会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显
得基本活动能力、灵活性与协调性较差。而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基
础,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站立式起跑和相
关的活动形式。所以,在一节五年级学生的蹲
踞式起跑课上,笔者从激发学生兴趣人手,引
出传统游戏与起跑练习相结合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
三 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知蹲踞式起跑用力蹬
地、快速起动的动作方法。
2.通过多种快速起动的游戏学练形式,
使学生体会起动时身体协调用力的过程,发
展陕速反应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协同互助的意识,使学
生养成勇于竞争的品质和合作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快速起动。
2.教学难点:协调用力,逐步抬高上肢。
四、主要环节与方法
为了突破“ 陕速起动”这一教学重点,解
决“协调用力,逐步抬高上肢”这一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多种诱导手段和
层层递进的游戏形式的学练步骤,促进学生
逐层深入地学练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在每
一个教学环节和练习过程中,注重技术动作
规范的示范与讲解,着重反复练习“起动”这
一关键动作,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真正做
到多学多练、实实在在地提高技能水平。在教
学过程中,强调采取自主学练、相互提示、相
互纠正、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方式,积极引
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互帮互学的良好风
气,有效地增强自我及小组的学练实效。
(一)游戏准备
学生在指定的地点集合成四列横队,师
生间相互问好;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接着做准备活动,具
体内容如—Fo
1.“石头、剪子、布”游戏及拓展
学练方法:学生先用手在身体的不同部
位做“石头、剪子、布”游戏,用来代替上肢运
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接着用
脚做“石头、剪子、布”游戏,用来代替全身运
动、跳跃运动;最后采用蹲踞式的动作用脚做
“石头、剪子、布”游戏。
设计意图:用“石头、剪子、布”游戏代替
徒手操这一传统的准备活动形式,并逐步过渡
到用“蹲踞式”动作做“石头、剪子’布”游戏,
进而引入本节课蹲踞式起跑的学习内容。
2.“钻山洞”游戏的拓展
学练方法:l、2两排和3、4两排各为一
组,面对面的两人相互搭成“山洞”,“山洞”
由低到高成一直线,学生听到教师起跑的信
号后,从山洞的一端快速跑到另一端并继续
搭成山洞。
设计意图:“钻山洞”游戏能培养学生的
快速反应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到上肢逐步抬
高的动作过程。
3.“叫号取木”游戏
学练方法:学生四列横队集合,成体操队
形散开,记清楚自己的号码,跟随教师做相关
的静力性练习,听到信号(号码)后迅速跑到
队伍的左边拿一块“木质起跑器”,然后看谁
先快速回到原来的位置。
设计意图:利用叫号取木游戏发展学生
的快速反应能力,并自然过渡到基本部分的
学练。
(二)学习蹲踞式起跑
1.示范与讲解
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
领与起跑器摆放的位置,示范蹲踞式起跑动
作。学生能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明确起跑器位置:一脚半、一拳、一小腿;知
道动作口诀:起跑线后深呼吸、各就各位做蹲
踞、预备口令膝提起、信号响后蹬离“器”。
2.组织学生练习
学练方法:学生先进行徒手模仿“各就
位、预备”的动作;然后两人_组摆好起跑
器,进行合作练习起跑后跑过“山洞”。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仿练习,能初步了
解蹲踞式起跑的过程;通过后面踩起跑器的
同伴是否感受到起跑器受到力量后移说明了
前面学练起跑动作的学生是否用力蹬离起跑
器;钻山洞则又一次解决了学生起跑后迅速
抬高上体的错误动作。
3.小竞赛“比一比,评一评”
学练方法:后排学生用力踩实起跑器,同时抬头观看前排学生的蹲踞式起跑后加速
跑的动作过程。比一比前排谁最先跑到20米
处,评一评谁的上肢是逐步抬起来、重 逐步
提高的,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接着后排与前
排互换。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蹲踞式起跑过山洞
后,增加了学练次数,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来
促进同伴的运动技能的形成。相互评价的过程
也是对蹲踞式起跑动作充分认识的过程。
(三)群龙取木游戏
游戏方法:学生以4人为一组,在一定的
距离内,排头快速传“木质起跑器”给下一个
学生,然后迅速跑到队尾,继续传木,以此类
推。经过四组的“群龙取木”游戏,已经将所
有的小木块摆放到终点线后。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
热情,组织小组间的“群龙传木”竞赛活动,
让学生们在欢快活泼的气氛中活动上肢,并
参与竞争、享受快乐,建立了良好的人际交往
环境,培养了互信互赖、合作进取的精神。
五 、放松小结
学练过程:学生空手向教师所在的位置
靠拢,教师手拿IJ、木块抛向空中,当小木块被
抛至空中时,师生共同笑。教师可以通过真真
假假抛小木块,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充分
放松身心。
设计意图:师生在“木块在空中学生笑”
的游戏中,不断地总结、评议本节课。
课后小结:本堂课注重竞技技能教材化
理念,将传统游戏引入课堂,使学生很乐意地
去参与蹲踞式起跑的技能学习。在游戏过程
中,不断地在学生脑海中输入怎样解决成各
就各位及预备姿势、快速起动、低重心加速跑
动的问题,最终使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
的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蹲踞式起跑学习和传统的游戏相结
合,使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味,努力激发学生
思维与参与技能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