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空中飞人南美四国圣地亚哥圣卢西亚山圣母山阿玛斯广场 |
分类: 异国风情 |
智利是世界上最峡长的国家,南北长4332公里,东西最峡处只有90公里(最宽处也不过400公里)号称南美洲的裙边。智利人常说:当上帝完成创造世界之后,还剩下一些边角边料,有湖泊、河流、高山、森林和沙漠,还有一片蓝天和一片海洋。为了不浪费这些东西,上帝就将它们留在地球最远的一个角落里,这就是智利。智利象一柄宝剑悬在南美的太平洋边上。安第斯山脉如一道天然屏障,把智利与阿根廷隔开。在智利的南端,隔着海峡,智利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

这是昨天返回时看到的雪山。

美丽的圣地亚哥是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是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于1541年2月开始建设,是一座有470多年历史的古城。今天的圣地亚哥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面积640平方公里,人口534万。

这是今天早餐厅看到的朝霞,可惜云层厚了点,否则一定会看到日照金山。




今天第一个浏览的景点是城中心的圣卢西亚山。

上山途中看到一个炮台,据说这是当年西班牙攻城的炮台。

一座七角古堡伊达尔戈堡,在边上走过,忘了上城堡,这是圣地亚哥市区内欣赏城市全景最好的地方了。

山顶的小教堂和雕像。

圣地亚哥首任大主教曼努埃尔·维库尼亚·拉腊因(Manuel Vicua Larrain)的雕像,他于1778年4月20日出生于此,1840年被任命为主教。


来到总统府。

智利总统府也称为拉莫内达(La Moneda)宫(西班牙语是货币的意思)。白色的拉莫内达宫是西班牙统治末期在其殖民地兴建的最大建筑,1784年开始建造,1805年宣布竣工,具有浓郁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不过当时建造的工人可不知道自己建的是日后的总统府,那时建造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货币的工厂,直到1922年拉莫内达宫里才有智利总统以及部分政府部门在此办公,1951年成为智利国家级历史遗迹。作为总统府自然是经历了很多的故事的,几乎是见证了西班牙的殖民的毁灭和智利的新生。这里是智利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同时还是重要的文物遗址、著名的旅游景点。总统府之前是可以入内参观的,但因有人进去偷取文件而不再对游客开放。正门外有两任总统的雕像,背面广场还有七任总统的雕像,其中包括总统阿连得(背面我们没有去)。


1846年后,总统官邸搬到拉莫内达宫。1973年军事政变时曾遭严重破坏,后照原样修复。现为总统府、内政部、总统府秘书部和第一夫人办公室所在地。据说上午10点至10点半,总统府卫队举行威武雄壮的换岗仪式,我们到达的时间是9点半,没有等换岗仪式开始就离开了。

1973年在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发动的右翼军人军事政变中,拉莫内达宫曾遭到大规模空袭,当时的民选社会党总统阿连德在被叛军包围的情况下,手持武器与30多名总统卫队战士一起坚持抵抗,直至英勇牺牲。



来到阿玛斯广场(殖民时期称武器广场),进入广场首先看到这雕塑。在广场的东北角有一尊智利的征服者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骑马无缰绳的雕塑,据说是1960年为庆祝智利独立150周年,由西班牙赠送的。这触动了智利印第安人被殖民,被奴役的痛处。智利土著动物中没有马,马是西班牙人带入智利,而印第安人又视马为神物。因此引起了印第安人的不满和游行抗议。为平息事件,消除印第安人不满情绪,市政当局在广场西南角安放了一座印第安酋长的头部雕塑。印第安酋长的额部和下颌处有部分殘缺,一眼无目一眼圆睁。表现出虽遭奴役,仍愤怒不屈,坚毅抗争的神情。
广场西面的醒目建筑圣地亚哥主教教堂。
智利中央邮局。16世纪始建的初衷是圣地亚哥第一居所,为西班牙殖民者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的私人住宅。后为历任总督官邸,1810年智利独立到1846年,为总统官邸。1846年后,总统官邸搬到拉莫内达宫,即现在的总统府。1908年,为迎接智利独立百年庆典,此建筑增加了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第三层和一个穹顶,用作中央邮局。

原皇家法院现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智利国家历史博物馆。

智利国家历史博物馆,建立于1911年5月2日。博物馆所在建筑是智利原皇家法院和国库所在地,建于殖民时代末期1804-1807年。其建筑师胡安•歌艺科里(Juan Goycolea)为大教堂建筑师托埃斯卡的学生,因此建筑也延续了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这栋古典建筑虽经历了多次修缮,建筑正面却保持了原样。1810年建筑被用于政府机构办公场所,1982年经修复改作国家历史博物馆,馆内收藏了自哥伦布前期至20世纪的七万多件文物。
自从1541圣地亚哥城建立以来,阿玛斯广场已渐渐变成为行政、商业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广场中央在殖民时期竖有绞刑架,独立后改设为一座雕塑,周边在殖民时期是集贸市场,现在被辟为休闲绿地。站在广场上满眼所见都是见证了智利历史发展的建筑。






广场中央在殖民时期竖有绞刑架,独立后改设为一座雕塑,周边在殖民时期是集贸市场,现在被辟为休闲绿地。站在广场上满眼所见都是见证了智利历史发展的建筑。

圣地亚哥大教堂始建于1748年,原教堂无钟楼。1780年当时的主教向西班牙皇室推荐罗马建筑师华金.托埃斯卡进行大教堂和小教堂正面的修缮,教堂加入了新古典主义风格,两座钟楼在他去世一年后的1800年底完成。该教堂内共有三个拱形长廊,每个长廊长度均超过90米。 智利历任大主教的遗骸均保留在大教堂内。1951年被列为智利历史文化建筑遗产。

上山后拍照又成了一个人的自由行。



靠近市中心的230米高的圣露西亚山为著名风景区,也是观赏整个城市的最佳地点。市东北角有海拔1000米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山,山项上竖立一尊巨型大理石圣母雕像,是当地一大胜景。从圣克里斯托瓦尔山眺望,市区以恢弘的银色山脉为底色,展现出一幅冰冷而庄重的现代文明画卷。

跟着自由行走的人无意间走到后面的休息平台,没想到这里景色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