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幸福尼泊尔帕斯帕提那神庙 |
分类: 异国风情 |
地导接机后举行了小型的欢迎仪式,之后直奔帕斯帕提那神庙(烧尸庙)。

帕斯帕提那寺(尼泊尔语: ,拉丁化:Pashupatinath),又称帕斯帕提纳神庙,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坐落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部巴格马蒂河畔,是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印度次大陆四大供奉湿婆的寺庙之一,也是次大陆最有名的湿婆神庙。帕斯是“众生”的意思,帕提则为“主”的意思。

帕斯帕提那寺的入口,是一整排商店和摊拉,这里所出售的物品,多半是印度教徒用的鲜花和各种颜色的蒂卡粉。路边的小摊贩,色彩斑斓,很是诱人。


帕斯帕提那神庙始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印度教圣地之一,供奉破坏之神湿婆(Shiva),乃印度次大陆四大供奉湿婆的寺庙之一。1500多年来,络绎不绝的朝圣者来到帕斯帕提那寺,瞻仰他们心中伟大的湿婆神像。中国游客也称之为“烧尸庙”, 是因为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

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是尼泊尔最著名的印度教神庙,相传是为祭祀湿婆(Shiva)神而建,如今这里是印度教徒的火葬祭奠地方,印度教徒肉体的最终归宿。

1500年来,前来帕斯帕提纳神庙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这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印度教徒的火葬场面。

帕斯帕提纳神庙在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约五公里处,占地260公顷。主体建筑是一个四边对称、双重檐斜坡大屋顶的尼泊尔式塔庙。周围环绕的许多小寺与主体建筑形成“众星拱月”之势。金色屋顶、银色房间、以及装饰精美的木雕浮图,使整个建筑群典雅华丽。

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逝者的骨灰会被洒入河里,随波而逝。作为印度教徒,尼泊尔人相信这样做,灵魂便可获得解脱。




这里有六座石造平台,位于上游的两座是皇室或贵族专用的,位于下游的四座平台是平民百姓的火葬场。尼泊尔人的火葬仪式非常简单,桥两侧的火葬台分别为不同身份的人所使用,越靠近神庙的位置身份也就越尊贵。如果是父亲去世,家中的长子要在河边剃光头发,并且走进河里净身,经过简单的仪式用白布包起,放在紧靠河边的平台上由四根原木搭的架子上焚烧,三个小时后灰烬被推到河里,随水而逝,印度教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可以使灵魂脱离躯体而得到解脱,人们将骨灰撒在河中,河水最终将汇入印度恒河…… 。尼泊尔举行火葬仪式时,并没有禁止游客拍照,大部分游客都是站在桥上或是坐在对岸观看。


河对岸还有一排湿婆神的林迦(男性生殖器)神龛。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卡拉萨山修炼苦行,即是西藏普兰县的岗仁波齐,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

湿婆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在额头上的第三只眼,这只眼睛能发出消灭宇宙间所有东西的神火。在每一个宇宙期之末,湿婆就会睁开第三只眼睛,宇宙中所有天神和人畜都会被他的神火毁灭。湿婆的另外一样武器三叉戟据说是闪电的象征。圆柱形象征湿婆神的阳器,圆盘则代表湿婆妻子的生殖器。

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代表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帕斯帕提那寺(尼泊尔语: ,拉丁化:Pashupatinath),又称帕斯帕提纳神庙,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坐落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部巴格马蒂河畔,是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印度次大陆四大供奉湿婆的寺庙之一,也是次大陆最有名的湿婆神庙。帕斯是“众生”的意思,帕提则为“主”的意思。

帕斯帕提那寺的入口,是一整排商店和摊拉,这里所出售的物品,多半是印度教徒用的鲜花和各种颜色的蒂卡粉。路边的小摊贩,色彩斑斓,很是诱人。


帕斯帕提那神庙始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印度教圣地之一,供奉破坏之神湿婆(Shiva),乃印度次大陆四大供奉湿婆的寺庙之一。1500多年来,络绎不绝的朝圣者来到帕斯帕提那寺,瞻仰他们心中伟大的湿婆神像。中国游客也称之为“烧尸庙”, 是因为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

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是尼泊尔最著名的印度教神庙,相传是为祭祀湿婆(Shiva)神而建,如今这里是印度教徒的火葬祭奠地方,印度教徒肉体的最终归宿。

1500年来,前来帕斯帕提纳神庙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它感兴趣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这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印度教徒的火葬场面。

帕斯帕提纳神庙在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约五公里处,占地260公顷。主体建筑是一个四边对称、双重檐斜坡大屋顶的尼泊尔式塔庙。周围环绕的许多小寺与主体建筑形成“众星拱月”之势。金色屋顶、银色房间、以及装饰精美的木雕浮图,使整个建筑群典雅华丽。

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逝者的骨灰会被洒入河里,随波而逝。作为印度教徒,尼泊尔人相信这样做,灵魂便可获得解脱。




这里有六座石造平台,位于上游的两座是皇室或贵族专用的,位于下游的四座平台是平民百姓的火葬场。尼泊尔人的火葬仪式非常简单,桥两侧的火葬台分别为不同身份的人所使用,越靠近神庙的位置身份也就越尊贵。如果是父亲去世,家中的长子要在河边剃光头发,并且走进河里净身,经过简单的仪式用白布包起,放在紧靠河边的平台上由四根原木搭的架子上焚烧,三个小时后灰烬被推到河里,随水而逝,印度教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可以使灵魂脱离躯体而得到解脱,人们将骨灰撒在河中,河水最终将汇入印度恒河…… 。尼泊尔举行火葬仪式时,并没有禁止游客拍照,大部分游客都是站在桥上或是坐在对岸观看。


河对岸还有一排湿婆神的林迦(男性生殖器)神龛。

湿婆圆柱与性。湿婆是毁灭之神,有担当着创造的职能,有诸多化身,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卡拉萨山修炼苦行,即是西藏普兰县的岗仁波齐,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

湿婆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在额头上的第三只眼,这只眼睛能发出消灭宇宙间所有东西的神火。在每一个宇宙期之末,湿婆就会睁开第三只眼睛,宇宙中所有天神和人畜都会被他的神火毁灭。湿婆的另外一样武器三叉戟据说是闪电的象征。圆柱形象征湿婆神的阳器,圆盘则代表湿婆妻子的生殖器。

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代表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

前一篇:幸福尼泊尔(一)雪山之巅
后一篇:幸福尼泊尔(三)斯瓦扬布纳特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