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欧小巴尔干行匈牙利佩奇 |
分类: 异国风情 |
今天我们将离开塞尔维亚,回到匈牙利。

佩奇是匈牙利巴兰尼亚州首府,位于多瑙河和德拉瓦河之间。圣伊斯特万广场上新罗马式的大教堂是佩奇的最主要标志,大教堂前面的地下室里有古基督教的墓群及壁画。塞切尼广场中央是卡西姆帕夏清真寺,内外很多细节都保留了土耳其年代的原貌。佩奇的第二个名胜古迹是若尔诺伊陶瓷厂生产的直线派颇有特色的彩釉陶器,中心广场上可以看到若尔诺伊·维尔莫什1892年赠送给这座城市的装饰井。可惜我们都没有看到。

佩奇(Pecs)地处于多瑙河和德拉瓦河之间,是匈牙利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这里气候宜人,历史悠久,拥有华丽的博物馆和全国最好的土耳其遗迹,并以音乐、歌剧和芭蕾而闻名世界。1543年,土耳其人迅速占领了这座城市和主教城堡。于是大量的宗教古迹遗留至今,成为历史最好的见证。此外,佩奇还是匈牙利的艺术名城,许多佩奇走出的艺术家也为匈牙利艺术留下了不朽的杰作,这其中就包括被称为“匈牙利的梵高”的琼特瓦利。

佩奇被赋予了太多美名,它有“ 大学城 ”之称,
匈牙利的第一所大学是在这里建立的,又因为博物馆众多被誉为“博物馆之都”,此外还是浪漫的“情人锁之都”,甚至还被称为“
匈牙利最美的城市”。

佩奇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古老韵味,方圆5平方公里的老城写满了2000多年的历史,每一段时光都烙印在了那些古老的建筑和遗迹里,读懂了佩奇的历史,就读懂了这座城市的魅力。


2000 年前,古罗马人在潘诺尼亚省兴建了一座重要城市,取名绍比纳, 这就是今天的佩奇。佩奇是古老的贸易和手工业城市,在罗马时期被称为“索皮阿瑙埃”。公元 9 世纪时属于摩拉维亚公国,因当时城市中建有五座教堂,故又有“五教堂”的别称。1009 年,圣伊斯特万国王在这里设立了教会。

1367 年,安茹王朝的拉约什一世国王在这里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大学。这里是当年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中心。从 16 世纪上半叶起到之后 150 年里,土耳其的统治又给佩奇烙下了神秘的东方色彩。1543 年,土耳其人迅速占领了这 座城市和主教城堡。直到 1686 年土耳其人撤出后,1780 年前佩奇一直归主教管辖。在这段和平的几十年间,教会的中心得到恢复,市政得以重建,市中心就是现在的塞切尼广场。

如今的塞切尼广场渐渐褪去了历史的那份沉重感,周围各色建筑和精致商店让广场充满了休闲的氛围。

佩奇长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传统、风俗、价值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推动当地文化多元化发展。1998年,佩奇市因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事业及收容巴尔干战争难民中所作的贡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和平奖”,2007年、2008年分别获得世界宜居城市(7万—20万人口级)第三 和第二名。2010年佩奇与德国埃森、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同当选“欧洲文化之都”,在得到这些荣誉后,佩奇获得欧盟资金支持,先后完成会议和音乐中心、南部多瑙河地区图书馆和文化中心、博物馆街、若尔娜依文化区等4大文化项目建设,并实施多个市政工程,极大推动了城市发展。

佩奇的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盛大的是春季艺术节,有音乐会、文学之夜、传统舞蹈演出、艺术展和电影展。佩奇大学节、佩奇国际戏剧节、夏季音乐会等等也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充分展示出佩奇的古老艺术和文化。辞旧迎新狂欢节当天,人们成群结队拥上街头和市中心广场狂欢,整个城市热闹非凡,到处挤满了喜庆的人群。很多人吹着喇叭,戴着面具,用纸筒敲打身边过往的陌生人。今天我们有幸遇到了一年一度的葡萄酒节。



广场入口黄白相间的华丽建筑就是市政厅了,在1686年土耳其人撤离后近一个世纪里, 佩奇一直归主教管辖,期间重建了教会中心和市政中心,市政厅就是在那时成立的。起初市政厅的规模很小,19世纪拿破仑战争期间这里曾经作为军队医院使用,后来经历两次改建和一次火宅后的重建最终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近距离看市政厅,新巴洛克式风格的华丽细节一览无遗。这座建筑最后一次改建是由设计佩奇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师负责的。

市政厅前有一座John Hunyadi的青铜雕像,他是反奥斯曼土耳其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看到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向广场中间聚集。

广场西面斜坡上很大气的白色东欧风格建筑是州政厅,和市政厅一样也是由几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改建而成的,177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来佩奇 时曾经住在这里。

圣三一雕像。

广场中央的圣三一雕像(Statue of the Holy Trinity)是为了悼念瘟疫受害者而建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碑的底座上有三名瘟疫守护圣徒的雕像,往上手握十字架的是圣父和圣子,碑顶是金光围绕的圣灵鸽子,组成基督教三位一体的神。



这座绿色圆拱顶建筑是佩奇市地标建筑之一,位于市中心的塞切尼广场。当年土耳其人侵占佩奇期间,由卡西姆帕夏于1543—1546年修建。后来土耳其人撤离之后主教把它改成了天主教堂,重新成为了教区教堂的核心。教堂总体上保留了伊斯兰风格的原貌,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拱顶上的新月被改成了十字架。它是匈牙利现存最大的土耳其建筑,教堂长和宽相等,1766年耶稣会拆除了清真寺的叫拜楼,主体部分仍然是原来的结构:圆顶,东南、西南和东北三个立面弧形的窗户,
在教堂内部有两个土耳其浴池,石膏装饰、《古兰经》铭文清晰可见。

卡西姆帕夏清真寺侧后方。

塞切尼广场连接着佩奇最主要的步行街,周围分布着博物馆、剧院、美术馆和宫殿式的酒店。漫步在街巷之间,转身邂逅街角古典华丽的老建筑,美得惊艳。安静的街道两旁有色彩明艳的楼房和中世纪的老建筑,一边漫步一边感受 佩奇的历史古韵和充满色彩的中欧情调。

佩奇还是一座浪漫的城市,被称为“情人锁之都”,街上随处可见的情人锁是 佩奇最特别的景色。塞切尼广场后面的Janus Pannonius大街上的情人锁墙是 欧洲最出名的情人锁墙之一。

市内的雕塑、街道、大门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情人锁”,成为佩奇的一大景观。20 世纪 80 年代初,一对恋人在市中心教堂的栏杆上挂起了第一把“情人锁”,于是年轻情侣们纷纷效仿,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慢慢地,教堂的栏杆上布满了“情人锁”。后来,有情人们开辟了新的“阵地”,雕塑、街灯甚至住房大门上,只要是可以挂锁的地方,都能看到“情人锁”。


走在佩奇的街头,总能在不经意间遇见那些穿越了几个世纪的古老建筑,它们从时光里走出来,述说着佩奇的往昔。
路过这幢建筑感觉有点特别,拍下回来查看发现是一个琼特瓦利博物馆。著名的匈牙利画家瓦多·科斯特卡·琼特瓦利(Tivadar
Kosztka
Csontvary)生于1854,于1919去世,他被誉为匈牙利的梵高,是匈牙利最古怪、成就最大的画家。大教堂附近的博物馆里,展出了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对于喜爱艺术的游客来说不可错过。可惜我们当时不知道也没时间入内欣赏。

新罗马风格的佩奇大教堂,外形典雅大方,内部装饰金碧辉煌,四角处各有一座高达 60 米的哥特式尖塔。漫步在教堂里可以看到精美的中世纪石刻和匈牙利知名画家的作品。(看这牌子上写的开放时间,可大门是关着的)



登上教堂后的古城墙俯瞰佩奇大教堂,对称工整的结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完美,因此佩奇大教堂也被誉为匈牙利所有中世纪教堂中最美的一座。

教堂淡绿色的屋顶下是纯白色的墙面,给人感觉十分稳重圣洁。教堂设计最出彩之处是耸立于教堂四角的四座一模一样的塔楼,工整而肃穆。




北城墙长廊遗址。


佩奇大教堂旁边是主教宫殿(Bishop’s Palace),宫殿后方的碉楼修建于15世纪,曾经是宫殿防御系统的一部分,现在是一处开放参观的遗址(没去)。



北城墙长廊遗址。







圣伊斯特万广场。

主教宫殿的西面的阳台上是匈牙利伟大音乐家李斯特的雕像,他在1846年受主教邀请来到佩奇 ,并在这里创作了一首曲子,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