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小巴尔干行(三十一)红酒小镇--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

标签:
东欧小巴尔干行塞尔维亚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卡尔洛维茨和约学校 |
分类: 异国风情 |
大巴车在小镇上兜兜转转,最后终于找到了停车场。从停车场走到小镇中心街道,突然发现怎么这么热闹,街上全是人,就像过节一般。今天是2023年9月23日星期六,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镇上游玩,好热闹。这是此行十多天来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人聚集。进了小镇导游什么也不说,大家就自己闲逛,我们只能回来再查资料补充。

红酒小镇因出产塞尔维亚最好的红酒而闻名,是东欧小有名气的葡萄酒产区,是一处优雅惬意的度假胜地。小镇有一个很长的正式名称,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Sremski Karlovci),但人们似乎更愿意叫“红酒小镇”这个爱称。小镇的Bermet甜酒是本地特色,当年泰坦尼克上供应的甜酒便出自这里。镇上有很多家庭酒庄,可以带你参观他们的酒窖并品尝他们的葡萄酒。街上及周围还有不少卖红酒的店铺、酒庄,餐厅里的红酒也非常不错。为了纪念有百年历史的葡萄酒酿造传统,小镇每年在9月底10月初会举办卡尔洛夫奇葡萄收获日(Karlovci Grape Harvest Days),不仅标志着葡萄收获的开始,也敦促当地葡萄酒业者继续生产这种珍贵饮品。小镇的观景台上,可以眺望全市风景,是拍照的好地方。这次没能去红酒酒庄、红酒博物馆及小镇山顶的观景台看全景,有点小小的遗憾。

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小镇是一处充满浪漫气息的小地方。作为19世纪的浪漫代表,小镇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童话般的浪漫氛围无处不在,红瓦白墙,花木扶疏,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这里,人们仿佛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喧嚣与烦恼,感受到岁月静好的美好。今天我们感受到小镇热闹的一面。



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有塞尔维亚最美丽的小镇之称,但真正让它闻名于世的是它厚重的历史--《卡尔洛维茨和约》签订地。资料介绍,1699年,奥斯曼帝国与荷兰、俄国、奥地利、威尼斯、波兰在贝尔格莱德以北的卡洛维茨(Karlowitz)谈判,经过72天的谈判,奥斯曼帝国在小镇上一栋木制建筑内的圆形桌子上签署了《卡尔洛维茨和约》,为长达16年的战争画上了句号。这是奥斯曼帝国史上第一次通过割让领土的方式求和。根据《卡洛维茨条约》,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归奥地利,泰梅什堡归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以蒂萨河、萨瓦河和翁纳河一线为新的边界。达尔马提亚、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及爱琴海上的重要岛屿归威尼斯,勒班陀和艾因纳马夫拉归奥斯曼帝国。波多利亚和乌克兰划归波兰。根据《卡洛维茨条约》和1700年的俄国与奥斯曼政府之间的单独条约,俄国取得了亚速海和德涅斯特河地区。历史学界认为,《卡洛维茨条约》是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这也是世界外交史上第一次使用圆桌会议进行谈判。木制建筑的谈判大厅有4个入口,寓意着各国代表都均以平等的身份入内。1817年,奥地利人在谈判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和平教堂,名为“Catholic
chapel of Our Lady od
Peace”(和平圣母天主教教堂),以纪念这次条约的签订。小镇南端山坡上那栋极为醒目的黄色建筑便是。


这是广场上最宏大的建筑,文艺复兴式的立面,呈左右对称结构,跨度近百米。资料显示是东正教神学院。Karlovci
Theological
School是一座外观华丽的学校,出现在很多的旅游宣传册上。学校成立于1794年,是塞尔维亚第一所东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学校,比卡尔洛夫奇高级中学成立晚三年,同样是在大主教Stefan
Stratimirovi的支持下成立的。这座神学院只晚于基辅的东正教神学院,是世界上最历史悠久的东正教神学院之一。19世纪下半叶是这所学校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期,学校还成立了第一个养蜂专业。神学院在1914年关闭,一战之后在贝尔格莱德复校。现在小镇上的这所学校成立于1964年,使用的校舍是20世纪初主教Georgije
Brankovi支持下建造的。(另一资料显示:这里不但是老市政厅,也曾是黑山驻塞尔维亚领事馆所在地。)
东正教主教宫。建立于1895年的著名的大主教行宫Patriarchate
Palace,由塞建筑师尼科利奇设计,在1892-1895年之间建造,意大利宫殿的风格被融入到主教宫的设计里。主入口竖立着两尊石狮子,现在这座建筑仍旧是斯雷姆地区大主教的永久常居所。行宫的教堂内藏有塞著名画家普雷迪奇的画作。大主教行宫不仅是塞东正教教会行政部门所在地,还收藏着贵重的艺术品、珍贵的手稿和书籍。同时,主教宫也是一个叫做"Treasury"的塞尔维亚东正教博物馆的所在地,藏有很多价值连城的贵重物品,艺术作品,圣像,特别是大主教和教会一些重要人物的画像,许多古老的手稿和旧书也被收藏在宫殿里。博物馆里展示了这些珍贵的藏品,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些从塞尔维亚其他被摧毁的教堂收集来的十八,十九世纪的教堂里的物品。
这个小镇同时也以1791年3月建立的最早的塞尔维亚体育馆而闻名,3年后东正教神学院也在此建立,是当时世界上第二个最古老的东正教神学院,目前这个神学院依然存在。

小镇风景优美、环境良好、人们和蔼可亲,是塞尔维亚宁静出游的好地方。

小镇以广场为中心,逛一圈约一个小时。但它来头可不小,1308年有罗马式城堡在此落成,1690年发展为城镇,奥匈帝国时期成为塞尔维亚北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为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促成了小城建筑风格的多元化。

小镇风景优美、环境良好、人们和蔼可亲,是塞尔维亚宁静出游的好地方。

小镇以广场为中心,逛一圈约一个小时。但它来头可不小,1308年有罗马式城堡在此落成,1690年发展为城镇,奥匈帝国时期成为塞尔维亚北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为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促成了小城建筑风格的多元化。

这是小镇中心位置的一座喷泉,Fountain "Four
Lions"。四狮喷泉始建于1799年,以纪念本镇的公共供水系统建成,连通小镇的第一个自来水厂。意大利人朱塞佩·阿比利(Giuseppe
Aprili)是喷泉的主要设计师,他以巴洛克风格设计了这座喷泉。喷泉由红色大理石制成。从建成那天起,喷泉就已经成为卡尔洛夫奇的象征。

广场一侧是老城最高的建筑圣尼古拉斯教堂。这是一座拥有双塔尖和巴洛克式立面的教堂,建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并非没有可观之处。白色立面是非常标准的巴洛克式,内部则是典型的东正教风格,祭坛上的画作十分精美,出自19世纪艺术家之手。

圣尼古拉东正教堂建于1758-1762年,稍稍早于小镇内的圣三一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和东正教堂建筑相邻。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单厅教堂是伏伊伏丁那现存的18世纪最漂亮的教堂之一。教堂的设计和定稿都是在维也纳完成,1907-1910年教堂进行了重修,教堂里的圣障建于1780-1781年,是塞尔维亚巴洛克式绘画的杰作。


市政厅。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市政厅是一座建于1808-1811年之间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最初是为了卫戍彼得罗瓦拉丁城堡而被修建的,后来这里就成为一栋军事建筑。在这座建筑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是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期间,1848年5月,约瑟夫·拉贾奇奇(Josif Rajai)在阳台上进行的关于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的宣告。正是在这座建筑里,被称为全国议会的伏伊伏丁那塞尔维亚临时政府被组建。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的第一个首都就是在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所以市政厅也是伏伊伏丁那的主要政府大楼。阳台上方悬挂的正是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的城市徽章。现在市政厅仍旧用于包括市议会和警察相关的行政事务。
这栋建于1791年,1902年重修的建筑是卡尔洛夫奇语言学校的旧址,也是历史上第一所塞尔维亚语言学校,堪称塞尔维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源泉。

走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