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北游(四)杀虎口

(2021-07-13 18:59:52)
标签:

山西

杀虎口

分类: 户外休闲
杀虎口,也称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建于明朝,古称参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晋北游(四)杀虎口
杀虎口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明清时期,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另外,“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是杀虎口。所谓“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杀虎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走西口”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更铭写了山西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
晋北游(四)杀虎口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明朝曾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 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其十三太保之一的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 韩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正式改名为“杀虎关” 。两千年来“杀虎口”战火绵延不断,特别是在明正统至嘉靖年间。清朝以后,这里成了“走西口”的必经之路。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历史上的“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杀虎口。清初,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生产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走西口(指山西省杀虎口。后泛指出长城西部各口去内蒙古西部各地)。当时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走西口”的迁徙群体。加之清朝对蒙古采取怀柔政策。推行喇嘛教,大兴寺庙,大量招徕山西、陕西、河北工匠和农民;明末,遭林丹汗兵祸,丁口锐减的土默特首领小顺义王为补充丁口和苏木(佐),不分民族破例纳丁编佐,以补足30个苏木(150户丁口为1个苏木)的缺额,山、陕流民纷纷前来加入蒙籍;随着清朝对蒙古封禁政策的松弛和历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破产农民队伍的不断流入,“走西口”的人渐由土默特而西至阿拉善、额济纳等旗耕牧就食,至解放前延续不断。解放后才结束了“走西口”的历史。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晋北游(四)杀虎口
去云冈石窟时路过的焦山寺。
晋北游(四)杀虎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