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2021-07-04 20:18:03)
标签:

阿里大环

托林寺

扎达土林

分类: 户外休闲
离开塔钦,我们继续沿着219国道前往札达县。沿途的美景、野生动物让我们应接不暇。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出来没多久,就看到这种像羚羊的动物,远看以为是藏羚羊,后来查到它名叫藏原羚。因为总是背着我们跑,展现给我们看到是壮硕、圆润的白色屁股,所以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白屁股”。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藏原羚(学名:Procapra picticaudata):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和西藏原羚等,体形比普氏原羚瘦小,体长84~96厘米,体重11~16千克,仅雄性具角,角细而略侧扁。耳朵狭而尖小。四肢纤细,蹄窄;被毛浓而硬直,脸、颈和体背部呈土褐色或灰褐色,臀部具一嵌黄棕色边缘的白斑,其背部暗棕色,腹面、四肢内侧及尾下部白色。 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00至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主要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及经绒蒿等草类为食,但耐粗食的性能不如藏羚。清晨,傍晚为主要的摄食时间,同时也常到湖边,山溪饮水,在食物条件差的冬春季节,则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进行觅食活动。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种,有“西藏黄羊”之称。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容易接近驯化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岩羊。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岩羊(学名:Pseudois nayaur),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无固定兽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10多米而不致摔伤。冬季发情交配,次年6、7月产仔,每年通常只产1仔。主要天敌是雪豹、豺、狼,以及秃鹫和金雕等大型猛禽。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这里野驴真的是很多,路上不时会看到一群又一群。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它们外形似骡,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该物中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擅长奔跑,警惕性高。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一种大型草食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的玉树、果洛、海北和海西州,甘肃的阿克塞、肃南、南北和玛曲,新疆的阿尔金山等地,西藏北部和四川西部也有分布。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丹霞地貌。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西藏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的游人来说,阿里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它壮观的自然风光,有人说如果西藏有十分美,那么七分都给了阿里。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札达县地处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这段路程是阿里境内最危险的路段,也是风光最壮美的地方。凡是去过阿里的朋友都无不被阿里壮美的自然风光所赞叹,札达土林的壮观深深的吸引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整个札达土林的分布面积达到了两千五百平方公里,平均海拔有四千五百米,方圆以冈底斯山脉的象泉河在山谷间蜿蜒流淌,一路汇集着条条支流的涓涓溪水流入了扎达盆地。据科学家考证,这里曾经是一个方圆500公里的大湖,在神奇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作用下,远古时期的湖底被抬升的越来越高,又在数百万年的风吹雨打下,厚达五百多米基层被大自然这位最神奇的艺术家雕刻的奇形怪状。有些像废弃多年的古城堡,有些像成排站立的武士雕像,有些像高高矗立的瞭望塔,还有些像一群要一跃而起的猛兽。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下午我们来到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托林寺,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王国国王益西沃和佛经翻译大师仁青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设计建造。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托林寺,1996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以来,托林寺虽然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主体建筑为迦萨殿,大殿分为内、外圈,内圈包括中心大殿和4座小殿,中心大殿呈四方形,供有主体坛城和如来佛像,四周有回廊与4座分殿相连。外圈包括16座殿堂,中间殿堂有转经道。外圈的四角还建有4座高13米的红砖塔。白殿位于集会殿的东北部,殿内墙壁上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塔林分为两组,每组塔群中各有3条长塔,每条长塔由数十座或上百座形制相同的小塔串连而成,极为壮观。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古格开国之时,已确定尊崇佛教。当时的藏地佛教虽开始复兴但却仍然混乱。第二代古格王意希沃拨乱反正,兴建托林寺。其后请来的印度高僧阿底峡弘法,以此寺为驻锡地。阿底峡带动了西藏佛教的复兴,托林寺也因而逐渐成为当时的藏传佛教中心。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托林寺融合了印度、尼泊尔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当地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在藏族历史上,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人物的故事都以托林寺为背景展开,它的建筑风格和壁画明显直接受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也凝结了印度、尼泊尔和拉达克的工匠的心血,是三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今天我们的运气爆棚。领队和售票的高僧说,她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但是每次都看不懂,能不能请一位讲解。高僧帮我们办好售票后,亲自带领我们大家进行参观了托林寺的各个大殿,并免费为我们讲解了托林寺的历史和殿堂内的壁画,尤其是带我们进入到游人很少能进入的金殿(此金殿就是当年仁钦桑布将梵文翻译成藏文的住所),还领着我们去看托林寺的镇寺之宝:麋鹿角(好大)、恐龙蛋、仁钦桑布的舍利子、阿底峡尊者的脚印;他的管辖范围看完后,又请另一位大师带领我们看另几个未开放的殿堂(其中一个
很大),内部多是未修缮,破损的残片。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阿里大环(十)札达土林、托林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