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里大环扎什伦布寺318公路5000km里程碑 |
分类: 户外休闲 |
扎寺伦布寺坐落在日喀则城西尼玛山东面,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的四大寺院之一。

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后藏最大的寺院。1447年9月,由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权的资助下修建的。他也是第一个把黄教传到后藏去的人。公元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受扎什伦布寺之邀,担任了该寺第16任法台。自此,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后经历代班禅不断扩建,扎什伦布寺才逐步成为铜佛高耸、金碧辉煌,雕刻精美、壁画生辉的宏伟建筑,并成为后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1961年3月4日,扎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什伦布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宫啬,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周长3000多米。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3600间,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金顶红墙的高大主建筑群更为雄伟、深厚、壮观。远处眺望,楼台醒目,殿堂叠耸,金碧辉煌,宏观而壮美。进寺观看,香炉紫烟升腾,贡台灯火闪烁,众佛尊容各异,形态十分逼真。大殿里,僧侣诵经井然;佛像前,信徒顶礼膜拜。五百多年来,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佛教信徒,游人在这里朝拜,观蟾。


晒佛台。由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创建于146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高32米,长42.5米,厚3.5米,共分九层,以内部木梯相通。此台位于寺东北围墙外,两侧多转经架、风马和摩岩石刻。藏历5月14,15、16三天这里将分别展示过去佛、现世佛和未来佛巨幅佛像。





百度资料:互叶醉鱼草(学名: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醉鱼草属。枝上互生;在花枝上或短枝上的叶很小,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多朵组成簇生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芳香;花萼钟状,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子房长卵形,无毛,柱头卵状。葫果椭圆状;种子多颗,狭长圆形,灰褐色,周围边缘有短翅。花期5-7月,果期7-10月。

佛塔。



十世班禅灵塔殿。

十世班禅在完成合葬五世至九世班禅的遗骨后,悄然圆寂在自己的锡地--扎什伦布寺。1989年,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了“在则扎什伦布寺修建第十世班禅额尔尼·确吉坚赞灵塔和祀殿的决定1990年9月20日,灵塔祀殿正式奠基动工,历时3年,于1993年8月竣工。释颂南捷大殿总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度为35.25米。大殿主体为钢筋水泥框架,用花岗石砌成,殿墙厚度1.83米,能防御八级地震。整个大殿以西藏古代寺院建筑风格为主,采现代工艺和古代风格相结合的方式建筑。这是50年代以来,国家投资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灵塔。为此国家拨专款6404万元,黄金614公斤白银275.22公斤以及其它许多建筑材料。十世班禅大师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用宝石868个,珠宝246794颗,还有大陨石1个、金制护身符13个,琥珀445个。



四世班禅灵塔殿。东面的高大建筑是著名的曲康夏殿,殿中存有四世班禅(1567-1662)的灵塔,四世班禅是西藏历史上非常有建树的大活佛,是著名的五世达赖喇嘛的老师。他的灵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4年建成。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灵塔殿。灵塔高11米,塔身以银皮包裹,遍身珠宝镶嵌,雕饰华丽,造型生动。共花费黄金2700余两、白银3.3万多两,铜7.8万多斤,绸缎9000余尺,玛瑙、珍珠、瑚瑚、松耳石等共7000余颗。灵塔殿顶为重檐歇山鎏金瓦顶,阳光下光灿耀人,极为宏伟壮丽。

班禅拉章。这栋白色宫殿,就是班禅宫殿,位于红殿之上,一直是历代班禅大师的住所,尽管目前的建筑结构是建于六世班禅时期(1738-1780)。不向公众开放,有兴趣者可从十世班禅灵塔的庭院进入班禅宫殿前部的几个小殿。据说现在十一世班禅每年夏天回来时也会住在这里。




班禅东陵札什南捷殿。是五世至九世班禅的灵塔。灵塔里一般只有一个法体。然而五世到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在西藏佛教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也算是历史的产物。原有的五座灵塔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如今,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佛教群众把在“文革”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五世至九世班禅遗体残骸归还寺庙。1985年,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十世班禅大师为五世至九世班禅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灵塔殿,并将其取名叫“扎什南捷”,也就是吉祥的天国的意思。该陵包括灵塔及灵塔殿两部分,塔建在殿内。整个建筑坐落在始建于1447年的西藏日喀则城西尼玛山南坡下的札什伦布寺东侧。五世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殿“扎什南捷”占地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为33.17米,并且人们还在大殿的四周墙壁绘出关于几位藏传佛教各教派著名高僧业绩的壁画。五世至九世班禅遗骨分别被装在了5个檀香木盒内,然后又被安放在灵塔的宝瓶里。其中安放着九世班禅曲吉尼玛铜像灵塔的周身镶满鎏金银皮,更有华丽而昂贵的珠宝修饰其上。现在这座灵佛塔已经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伟大象征了。

措钦大殿,扎什伦布寺最早最大的建筑。它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庞大的复合式建筑。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众3800人。是全寺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大殿中央供奉有班禅大师的宝座,揭开覆盖的黄缎,显露出一个精雕细刻、庄严精美的宝座。大殿底层大经堂中主供释迦牟尼镀金佛像,高3米,是由四世班禅为其师喜饶僧格而建。据说像体内有释迦牟尼的舍利,还有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以及宗咯巴的头发。主供佛像两侧为佛祖八大弟子像。底层左侧是1461年由阿里古格王出资修建的强巴佛殿,强巴佛高11米,两侧为四世班禅亲手塑制的观音和文殊像。大殿前部是大经堂,可容纳2000个喇嘛祷诵经文。

经堂上悬挂着近百幅唐卡,其中清代唐卡《无量寿佛净土图》描绘了重重叠叠的琼楼琳宫,空中天女散花舞姿翩翩,无量寿佛端坐中央莲台上说法,座下天乐齐奏、祥云呈瑞,展示了西方极乐世界所特有的“最高神仙福分”。建寺以来已有18位班禅、达赖转世,唐卡所绘为历世班禅、达赖生平事迹,画面清色巧润,构图明快,妙笔飘逸。

措钦大殿门外是寺院的讲经场,是由回廊构成的院落。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平日午饭前,喇嘛们都会聚集在主大厅内学经,下午进行辩经。同时这里也是节庆和佛事活动的中心。站在那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信徒和僧众,别有一番情趣。庭院中间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经幡,四周的墙上绘有几千尊佛像,细细看去,无一雷同。




扎什伦布寺前面的扎什文化广场。

路过德庆格桑颇章。德庆格桑颇章是班禅的夏宫。夏宫原建于贡觉林卡(东风林卡),叫贡觉林宫,由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建,内有佛堂、金殿、护法神殿等建筑,1954年,贡觉林宫被洪水冲毁。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国家拨出50万大洋专款,修建了德庆格桑颇章,故德庆格桑颇章又称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