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行(二十七)澡堂会、溜索

标签:
怒江行澡堂会溜索 |
分类: 户外休闲 |
澡堂会是泸水傈僳族的传统集会,洗温泉浴是当地民族的习俗,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六库城北端12公里处,有一片天然温泉群,泉水散发出一股股热气,给峡谷加重了神秘的色彩。这里的温泉有多少眼,谁也说不上来,只是城北的温泉群碑人们称为“峡谷十六汤”,平均水温50℃,最高的达80℃。温泉被傈僳族看作是上帝赐予的圣水,能洗去一年的污晦,迎来信念的吉祥。每年春节初二到初六,居住在三乡五岭的傈僳族同胞就带着全家老少和丰盛的食物聚集到这里的温泉洗浴,因其赤身裸体、男女老少胡不避讳的自然洗浴方式,而被誉为“沐浴天堂”,有诗赞为“男女不避温泉浴,洗却风尘净灵魂。”集会其间还举行“上刀山、下火海、民族射弩、溜索、秋千、对歌,民族歌舞等众多民族传统活动,因而澡堂会也成为了外界了解怒江峡谷文化的重要窗口。


登梗澡堂会在路边上有这么一块石碑“怒江大峡谷澡堂会--沐浴天堂”。

据说,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农历正月,人们去洗“春浴”时,个个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姑娘们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不像大家想的香艳,他们把“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因此,连久居山寨的老人也不顾年老体弱、道路崎岖,让儿孙们搀扶前往。


据说澡堂会时虽然济济一堂,但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通常是长辈先洗,青年后洗。前男的洗浴时,妇女们相约去备饭菜;妇女洗浴时,小伙们又背上背篓,钻进深山密林去拾柴打猎。参加“春浴”的人们,一般在离温泉半里左右的地方搭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他们在温泉都要住上三、五天,每天洗浴七、八次。据说,经过这样反复洗浴,就能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中。每年春节,傈僳族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到泸水十六汤温泉洗浴,永圣洁的温泉水洗去污秽,迎来吉祥。在这里,据说年轻人还通过这样独特的聚会方式交友订终生,还真是坦诚以待了!

现在是下午时间,来这里泡澡的人不多。








登梗澡堂会在路边上有这么一块石碑“怒江大峡谷澡堂会--沐浴天堂”。

据说,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农历正月,人们去洗“春浴”时,个个穿上节日盛装。小伙子姑娘们更是打扮得漂漂亮亮。不像大家想的香艳,他们把“春浴”看作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因此,连久居山寨的老人也不顾年老体弱、道路崎岖,让儿孙们搀扶前往。


据说澡堂会时虽然济济一堂,但洗浴的人们,十分讲究文明礼貌,男女之间彼此尊重。通常是长辈先洗,青年后洗。前男的洗浴时,妇女们相约去备饭菜;妇女洗浴时,小伙们又背上背篓,钻进深山密林去拾柴打猎。参加“春浴”的人们,一般在离温泉半里左右的地方搭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他们在温泉都要住上三、五天,每天洗浴七、八次。据说,经过这样反复洗浴,就能消除疾病、增进健康,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中。每年春节,傈僳族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到泸水十六汤温泉洗浴,永圣洁的温泉水洗去污秽,迎来吉祥。在这里,据说年轻人还通过这样独特的聚会方式交友订终生,还真是坦诚以待了!

现在是下午时间,来这里泡澡的人不多。







这段时间可能是温泉中含的泥沙量高了,温泉水显得有些浑浊。


浑浊的温泉水丝毫不影响当地人的沐浴。


我们一行人也下池开始泡脚,感受一下怒江的温泉水。在池子中有一位当地男子,毫无顾忌的继续泡澡,不受我们这么多人的影响。





隔壁的池子里有几位女士在泡澡,我过去与她们聊天。征得同意给她们拍照。

大妈告诉我,这里只有她是汉族人,过去家里的长辈从成都迁到这里。她家住在前面的山里,她每周都会来这里泡澡。








这两位女子是在当地打工的。
这一路上我们看到许多吊桥。随着乡村脱贫及现代化改造的建设,这里的人们几乎不再借助古老的交通工具滑索渡江,而让神秘的峡谷更添原始和生气的溜索却成了当今旅游者的体验的工具。

终于找到了,这里现在是50元/人,赶紧体验吧,感受一下当地居民原始的交通方式(恐高者慎玩)。

当地人帮你套好安全座椅(实际上是一个绳套,他们自己往往就是一根打结的布带),挂在滑轮的挂钩上,借助重力向对岸滑去,快到对岸时,没有了重力,需要靠手拉悬索,用力把自己带到对岸。

溜索是怒江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在路桥落后的年代,村民主要依靠溜索从怒江一侧渡到另一侧。村民出行时,挎包里往往会装有一个带有滑轮的挂钩,方便随时溜索过江。溜索可以溜人,也可以溜货。过溜货物小到日用品,大到建材和家电,甚至牲畜。


终于找到了,这里现在是50元/人,赶紧体验吧,感受一下当地居民原始的交通方式(恐高者慎玩)。

当地人帮你套好安全座椅(实际上是一个绳套,他们自己往往就是一根打结的布带),挂在滑轮的挂钩上,借助重力向对岸滑去,快到对岸时,没有了重力,需要靠手拉悬索,用力把自己带到对岸。

溜索是怒江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在路桥落后的年代,村民主要依靠溜索从怒江一侧渡到另一侧。村民出行时,挎包里往往会装有一个带有滑轮的挂钩,方便随时溜索过江。溜索可以溜人,也可以溜货。过溜货物小到日用品,大到建材和家电,甚至牲畜。

一个人在形容自己经验丰富时常常会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到了怒江峡谷,这句话就应当改为:“我滑过的溜索比你走过的桥还多。”
前一篇:怒江行(十七)老姆登观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