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2020-12-29 12:51:18)
标签:

怒江行

知子罗

分类: 户外休闲
在云南西北部,静静地流淌着一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当它流经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时,形成著名的怒江大峡谷。在怒江大峡谷的两岸,是巍峨耸立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在碧罗雪山半山腰上,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知子罗,被称“记忆之城。”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知子罗在傈僳语中是“好地方”之意。知子罗,原名“碧江县”,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知子罗曾是怒江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也曾是繁荣的碧江县城,过去是怒江州的政府所在地。因地质学家预言,可能出现山体滑坡会导致这座城市被掩埋,所以87年碧江县撤消,州政府搬至六库,而这里被更名为“匹河乡知子罗村”,居民们无奈撤往临近县城。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进村不远看到这幢建筑,很不一般,原来这就是知子罗的代表性建筑八角亭。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知子罗坐落于碧罗雪山西麓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
正对高黎贡山,背靠碧罗雪山,从这里翻过碧罗雪山向东就进入通往内地的兰坪县、大理等地。一千多年前,氐羌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从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到达怒江之上的知子罗繁衍生息,他们称为“怒苏”,是碧江怒族的起源,往昔从古南诏国(现大理)经知子罗再翻越碧罗雪山到达高黎贡山只需一天就可以进入缅甸。自此知子罗成为古老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从1912年,云南地方政府派遣怒俅殖边队进驻这里,设知子罗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设碧江设治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立碧江县临时政务委员会,1950年改称碧江县人民政府,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知子罗成为怒江区委、区政府驻地,是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而在解放后随着怒江江边公路的建设开通人们无需翻山越岭,驿站逐渐荒废;位于半山腰的知子罗发展空间有限,离山下公路甚远,交通不便,这也是成为知子罗荒废的重要原因。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八角亭曾经是县城标志性建筑、呈八角形共三层的县图书馆,还是当年的模样。墙上到处都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语录。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站在八角亭的三楼远观周边景色,对面高黎贡群山及皇冠峰。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小广场上停了一些车辆,不知道是当地居民的还是游客的。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远处的怒江大峡谷。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知子罗依山而建,道路呈“丰”字形,如果从高空看,应该是梯形结构。沿山路拾石阶而上,每一步都好像穿越回到30多年前。道路两旁的旧建筑,虽然有些破败,但无论从街道布局还是建筑设计,依然能从斑驳的痕迹里看出以往岁月的荣光。昔日著名的碧江就这么从地图上消失,而在原址上留下的就是所谓的“废城”—知子罗,而这也正恢复到它古老相传的名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0269部队指挥部大楼。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同是游客的小姑娘。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小操场上有几个孩子在打篮球。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聊了一下,他们是各种民族。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30年过去了,预测中的山体滑坡终究没有发生,于是一些山民陆陆续续重新入住知子罗,使原本荒无人烟的老城又重新有了生命力。有人居住的院落干净有序,柴火都堆的整整齐齐。村子里有人居住的地方也和别的农村没有什么区别,炊烟袅袅,村民聊天吸烟、下棋、娱乐,晾晒的衣物,随处可见的家畜给知子罗增加不少烟火气,山民们生活在这里,至今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种地、挖药材、养殖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知子罗在群山环抱中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真难以相信它曾经被抛弃和遗忘过。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知子罗村所有建筑都还保留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模样,这里仿佛将小城的历史定格哪怕沧海桑田他仍好像活化石一般的存在,来到这里都会找到逝去的童(少)年记忆,
走在知子罗街道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红色的年代,因此很多经历过城市大变迁的都市人们都会不辞辛劳的来到这里追思怀旧,吊古寻幽,所以这里又被人们怀念地称为“记忆之城”。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部分居住在这里的居民,聚集在这里喝酒、聊天。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征得同意拍了这张照片。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村子虽然被“遗弃”,已经是一座“废城”,但是走在这里发现很干净。有人在八角亭找到了答案,在八角亭二楼的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我们每天为你打扫,是因为我们仍爱你;我们天天来看你,因为你依然是这里最美的建筑”。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建设银行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公安局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左边是原县建设银行,右边是原县公安局大楼。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看到老州府牌子,没走过去,遗憾!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信用社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看到一群人走过来,开始不知道是何人,以为也是游客,其实他们是来这里做礼拜的当地居民。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走到这里遇到同伴,告诉我才知道他们是才从教堂出来的。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对面是高黎贡山。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邮电局营业部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人民银行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农业银行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农业银行大楼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人民银行大楼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 县卫生局职工宿舍楼。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八角亭及墙上的语录、画像。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0269部队指挥部大楼。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原县工人俱乐部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隔着怒江大峡谷遥望对面的高黎贡山的皇冠峰。
怒江行(十六)知子罗

斑驳的墙上时代的烙印标语让人身处梦境中。现如今知子罗没有班车,没有银行,没有邮局,没有通信公司。空的宿舍里养着鸡,旧的办公室里喂着猪,原生态无人看管的牲畜闲庭漫步在村中的公路上。

废城不废,虽知永逝降临,它却毫无悲伤可言,这也是知子罗的魅力所在。

记忆之城,是一个时代的记忆。繁华落尽,归于平静。

知子罗这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伤感的故事。一个曾经繁华而如今冷寂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