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2017-01-06 10:16:37)
标签:

文化

杂谈

历史

分类: 风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近日,路过动员拆迁已达一年多的新赣南路。该路除拆除一小部分建筑并砌墙围起外,并未有修缮动作。街边望去,人去屋空。又往前行,走到藕塘里2号刘氏宗祠处,倒是眼前一亮:周边已经清理出一小游园。

站在刘氏宗祠大门前,那曾被凿去的门楣上字迹依然模糊。两边红纸楹联一年多了,虽破损字迹清晰依旧。残破的纸楹联清楚写着:流环章贡,秀峙崆峒,幸山川别开生面;世衍俊宗,家诒顾及,大门第赖有传人

 刘氏宗祠是一座三进祠堂,是赣州老城区现存的大门是斗拱式的飞檐建筑之一,是属于祠庙合一堂馆并存的古代建筑风格,2000余平米的面积。刘氏宗祠原名张公庙背,周边地理位置,东北端接盐官巷,马扎巷,西至城脚下。祠铭曰"章贡精华,崆峒清淑,寐庙巍峨,楼台高矗".

至于内部结构,大门紧闭欠详查。现摘取一段网文介绍:“刘家宗祠为砖木结构,硬山顶,牌楼式大门,三进二天井,面阔五间20米,进深59米,占地面积1160平方米。房屋采用百年杉木为柱,梁柱雕花彩绘、檐瓦釉花,屋顶净瓶、石狮、宝鼎装饰堂皇。祠内有戏台、藻井、木雕构件等,大厅两侧有治事厅、祭器库、两廊为钟鼓楼,祠内还有肖墙、庭院、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仪门、耳房,祠的右边和后院有水塘、花园、亭、台、楼、阁。还有戏台台柱上镌诗妆成离合悲欢以无为有,演出伦常纲纪作古证今,则涵蕴着刘家宗祠人家的忠厚本性与性情。”

“刘氏宗祠从光绪五年四月动工,至光绪六年十月竣工。”

我站在刘氏宗祠门前拍照后环顾周边,新赣南路新打通至环城路末端并经过整合已经完工,宗祠周边环境改观,门前和右边空地似如小游园。老宅门前和右边空地青砖铺就一“厂”型小广场,排列整齐的小树刚刚栽下,虽是隆冬,却在阳光下亭亭玉立。临近的藕塘里巷和盐官巷围墙已经粉刷,洁白清新。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去年来时刘氏宗祠还杂草丛生,现今周边已经整合小变样。但还不够的是,相邻的地税局将左边山墙全部粉刷,失去青砖原貌。最好能倒腾置换出来,搞成一刘氏宗祠花园?当然这要考验智慧了。还有需将盐官巷几栋老宅整合好,形成一个老宅小区,融合在刘氏宗祠公园内,不使刘氏宗祠寂寞孤独。最后一步是怎样修缮刘氏宗祠内部了。早年传闻已有破损倒塌发生,如今已经倒腾出来就要赶紧抢修,以防倒塌损毁发生。我们期盼刘氏宗祠能耀人眼目,尽快向市民提供参观,而不是锁住大门了事。

 

 

下面这两张是前年12月拍摄的——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刘氏宗祠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盐官巷

 

以下为元月4号拍摄的——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刘氏宗祠,藕塘里2号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一年多了,这红纸对联依然如故。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刘氏宗祠门前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刘氏宗祠,小树刚刚栽下。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藕塘里,经过整合,通往环城路末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斜看刘氏宗祠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中间通往新赣南路,一栋新建的契型建筑。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周边整合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右边的小游园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刘氏宗祠山墙,另一边是隔壁的地税局围墙。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盐官巷和刘氏宗祠、小游园。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右边紧邻刘氏宗祠的空地建成小游园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回身照,盐官巷边小游园。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回身照一张:盐官巷,右边是刘氏宗祠。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wbr>刘氏宗祠耀人眼目
盐官巷,靠刘氏宗祠附近部分拆除,建起围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