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5-05-08 20:47:54)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讲的十分清楚。这里强调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具体有四方面内容:
第一,党的领导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本质区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一切,这种领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治领导,这是核心。二是经济领导,这是基础。三是文化领导,这是外延。四是社会领导,这是根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获得成功。但党的领导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不能总是停留在以往水平上。一方面,党的领导方式要现代化,要适应现代化建设实际,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内容也要现代化,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复杂需要。例如今天要加强和保证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党的纪律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国家事务方面,要领导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等。只有贯彻上述方针,才能把党的领导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二,公有制经济的现代化。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在的公有制形式和内容也需要向现代化转变。例如我国以往是公有制经济一家独大,现在则是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我国以往管理经济的方式是计划体制,现在则是市场体制;以往的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天的公有制经济则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都是公有制经济现代化的表现。
第三,人民民主制度的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内容。但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觉悟的增强,人民民主的形式和内容也应不断现代化。首先,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的范围日益广泛,“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提出来的。其次,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方式也日益丰富和有效。例如现在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发送邮件和短信、微信等方式直接给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政策建议,人民群众还可以依法旁听司法审判并对司法过程进行监督,等等。最后,随着人民群众主人公意识的增强,关注和参与国家管理的公民个体也越来越多。在上述基础上,人民民主制度的效能越来越高。
第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现代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的,只有不断创新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内容要不断更新和丰富,否则会造成指导思想过时和缺位;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要不断改善和优化,否则无法形成新的理论整体;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能要不断丰富和强化,否则会脱离时代实际;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关系要调整,以便吸收其他理论的长处二摒弃其短处;五是要与国内外实际紧密结合,防止空洞化。总之,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同步才有生命力。改开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点和中国具体国情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光辉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水平,极大发挥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指导能力,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现代化的巨大威力。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本质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时,不能只局限于社会一般构成的现代化,而应重视社会性质的现代化,否则会失去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