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识与创新

(2025-05-06 14:04:01)

常识与创新

常识是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所谓常识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并经常使用的关于自然或社会的知识。例如关于万有引力的知识、生物遗传知识、价值和价格规律的知识、共产党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知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常识性知识。常识产生的根源是长期生活实践经验和他人、书本知识的传承。常识对人们日常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常识也是新与旧、正确与错误的对立统一,因此应当采取辩证态度来对待。

一方面,应当尊重常识,学习、发展、应用新常识。常识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大都反映着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学习常识是十分必要的,常识积累是知识积累的重要基础,人们学习知识也应从学习常识开始,缺少常识的人是知识片面性的表现,故应当多掌握常识性知识。常识也是社会实践成功的重要保证:生产实践、社会斗争实践都离不开常识的指导,否则就会犯错误。常识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要努力学习和发展新常识,用新常识指导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把新常识变为社会发展实践的新常态。科学研究也要注意应用基本常识,例如航天科技就不能离开万有引力这一常识性知识的指导,违反科学常识的研究无法成功,近现代所谓永动机的研究、我国发生的“水变油”研究,以及“熟鸡蛋变生鸡蛋”的研究等都违背了科学常识,根本不具可信性。由于人民群众大多只熟悉常识性知识,因而脱离常识也无法团结群众做好工作,甚至有些人会犯常识性错误,造成工作失败。

另一方面,人们又不能形成对常识的迷信,要勇于揭示旧常识中的不合理之处,做到大胆创新。这是因为:第一,常识并不都是正确的,有些常识属于错误的知识。例如在欧洲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中心论)和“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亚里士多德落体定律),显然这种常识性知识是错误的。第二,有些常识是对事物静止状态的反映,并不符合事物的动态事实。例如在静止状态下,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能混淆;但生物学研究发现,生命过程包含着死亡的因素,而死亡过程也包含生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恩格斯说:“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版第360页)第三,任何科学常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变成谬误。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常识,但在电磁学领域就不适用了,故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211页)第四,要勇于创新。人类知识是在不断创新中丰富和发展的,创新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敢于打破旧常识的束缚,克服旧常识的弊端,在认识和实践中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往往带来新的成功,例如军事学中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说,这就是要突破常识之例,在博弈实践中也有“不按常规出牌”一论,这里说的“常规”也就是“常识”,在科学研究中亦常有“逆向思维”而获成功的案例,这也是违反“常识”的思维,等等。

总之,常识是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识思维是人类的重要思维。但由于常识的辩证性质,人们也应当辩证对待它:一方面,要尊重常识,不断发展常识,发挥新常识指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常识的缺陷和不足,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中央领导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搞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人类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