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国手段的综合性
(2024-12-25 15:19:41)论治国手段的综合性
治国是一个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的综合过程,因而必须做到综合施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法律治国是关键。法治是强制约束国民行为的规范和手段体系,这在一切国家内都是共同的。历史表明,法治越健全,执行越有力,监督越严格,国家也会越稳定喝有序。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持续两千多年,与其不断完善的法治体系和有效执法手段以及严格的法治监督有重要关系。我们今天搞依法治国实践,亦应继承这一法治传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法规设置、强化执法能力、严格司法监督,以有效防止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发生。
思想治国是精髓。人都是有思想的,其行为受着思想的支配,只有在思想上接受国家制度及其法律规范,才能做出合法性行为,反之则必然在行动上出轨,破坏国家稳定,因而思想治国是精髓。我国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设法通过实际行动向国民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及相应法律规范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也是符合国民根本利益要求的,这样,国民头脑中才能树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法律规范合天意顺民心的意识,产生强烈的尊法守法意愿,从而自觉在行为上拥护和服从国家要求。
经济治国是基础。经济是国家、社会、民心的基础。经济衰败,民不聊生,国家必然陷入混乱,再严厉的法治也不会有人遵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以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都发生在民不聊生的历史时期。因此,要治理好国家,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必须把经济发展好,使国民过上物质上有保障的安稳生活。古人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的就是经经济状况对国家秩序的根本影响,故经济治国乃是治国的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国家,但其是不会自动走向长治久安的。要维持国家稳定,推动社会有序前进,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上述四方面工作持续做好,才能顺利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