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功能
(2024-12-10 14:42:14)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功能
我国学界把中国文化分为三个部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三种文化在当代国家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就传统文化而言,更多的是有利于当代国家的治理,却难以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所谓传统文化即指封建社会流传下来至今起着作用的文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如“天人合一”思想既如此;二是反映人际关系的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学规范乃然;三是反映思想关系的文化,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即是这样。
中华传统文化的上述特征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管理国家实践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是有利于国家的治理,维持社会团结和稳定。例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有利于维持人与自然关系的稳定,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学思想则有利于维持人民的团结;“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利于维持思想的统一。当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今天已经与旧时代不同了,我们今天对应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相互友爱,指导思想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其对国家管理的作用方式是一样的。二是不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创新。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不仅需要治理,更新需要建设和创新,但中华传统文化却难以为当今国家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精神食粮,因而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特征在建设现代国家方面不断创新。首先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创新,注重发展新质生产力;其次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创新,发展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和谐竞争关系;再次是在处理思想关系上创新,搞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之指导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事实说明,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搞好三大领域的文化创新,才能在国家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和成绩。
总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功能应该加以辩证分析,发挥其有利于今天的治国功能,同时也要摒弃其缺陷,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创新文化搞好国家建设,推动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