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2024-10-22 15:56:23)生产过剩还是供给过剩
目前网上流行一种观点:国内暂时经济困难是由于生产过剩引发的,不仅工业生产过剩,农业生产也过剩,因而导致商品价值难以实现。我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从理论上说,社会生产总是为了满足消费需要进行的,社会人口消费什么,就会生产什么,社会消费多少,也会生产多少。虽然生产与消费不会出现绝对一致,但基本是平衡的,否则社会生活就无法正常维持下去。从实际上看也是如此,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现之前,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生产大于消费的危机局面,而生产总是小于需求,这也是造成社会贫困的基本原因。
那么,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危机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实际上是由商品经济中供给过剩造成的。商品经济是是建立在商品供销基础上的经济。由于供销过程受着多种因素(信息、交通、心理、政治等)的影响,因而很难保持一致,在追逐利润和无政府机制情况下,多会出现供给大于销售的情况。如果供给大于销售的幅度不高,则会比较容易化解,而一旦幅度过高,就会出现商品过剩的危机,而在资本主义时代,克服这一过剩危机的有效办法就是战争,近代史上的一战和二战就是这样爆发的。
我国目前的暂时经济困难也是这样发生的。近年来,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销售需要,国内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了大量商品,在国际关系比较和缓等情况下,这种供销关系是基本平衡的。但近年来,美国政府出于维护自身霸权的目的,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中国商品的输入,从而造成国内出口商品的积压,再加上国内销售市场容纳量有限,于是使得问题越加突出,从而造成商品过剩危机。由此可见,目前经济困难并不是由于生产过剩造成的,而是由于国内商品供给过剩造成的。对于国内外实际消费需求而言,国内生产并不过剩,只是由于销售渠道的人为阻隔,商品一时卖不出去而已。
如何解决该问题呢?如下措施可供参考:一是保留生产能力,调整生产结构。既然某种商品供给过剩,那就暂停其生产,降低库存,但要保存其生产能力,以便销售渠道一旦畅通,迅速输出,在此期间,可以做好提高商品质量或增加其他适销对路商品的生产。二是继续坚持开放方针,设法扩大对外商品销路,增加商品输出渠道。三是开辟和强化国内市场销售能力。我国有十四亿人口,消费习惯与其他国家大同小异,因而有强大的商品出口转内销的基础和潜力,堤外损失可以堤内补。四是处理好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关系,逐步把贸易重点转移到国内,以减弱外部因素对贸易的不利影响。五是做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工作,努力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以商品的新、奇、特、优性质吸引国内外主体消费热情,为商品销售打好基础。
总之,当前我国的经济困难不是由生产过剩引起的,而是由商品供给过剩造成的。而商品供给过剩则与各种原因导致的销售渠道不畅有关系,并且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加以解决。